文章摘要:
日本的一位194岁高寿老人也曾向日本天皇传授秘诀:即每月初一灸足三里穴,连灸8日,月月如此,肯定会保证健康。足见孙思邈使用艾草的方法流传之广。如果说“杏”是中医之花,“
【植物介绍】
艾草的植物名叫做青蒿,ArtemisiaargyiLevl.etVant.也称:香艾、艾蒿、艾﹑灸草﹑医草﹑黄草﹑艾绒等。菊科植物,多年生草本,植株有浓烈香气。茎为直立茎,褐色或灰黄褐色,基部稍木质化,上部草质,并有少数短的分枝。叶称艾叶,单叶互生,有短柄。完整叶片展平后呈卵状椭圆形,羽状深裂,裂片椭圆状披针形,边缘有不规则的粗锯齿;上表面灰绿色或深黄绿色,有稀疏的柔毛和腺点;下表面密生灰白色绒毛。质柔软。气清香,味苦。花多数为头状花序,排列成复总状,外面有腺点。果实类型为瘦果,长卵形或长圆形。(下图为青蒿)
青蒿
【分布及采收】
除极干旱与高寒地区外,几乎遍及全国。湖北蕲州产者称蕲艾,河北产者称北艾,浙江四明产者称海艾。夏季花未开时采摘,除去杂质,晒干。以叶片大、叶背灰白色、绒毛多、香气浓者为佳。
【作用及用途】
全草入药。有温经、去湿、散寒、止血、消炎、平喘、止咳、安胎、抗过敏等作用。用于吐血、崩漏、月经过多、胎漏下血、小腹冷痛、经寒不调、宫冷不孕、皮肤瘙痒。醋艾炭(炒至表面焦黑色,喷醋,炒干)用于虚寒性出血。阴虚血热者慎用。
艾叶晒干捣碎得“艾绒”,制艾条供艾灸使用。艾绒也是制作“印泥”的原料。艾叶煮水还可泡脚、泡澡等以温里祛湿。
南方人喜欢用艾草做成各种食物。用新鲜的艾草煮熟后剁烂与米粉混合做成糍粑;用艾草粉和糯米粉混合,包馅做成饼;艾草和鸡蛋做成鸡蛋汤等等。
【经典记载】
《诗经·王风》:“彼采艾兮”;注:“艾所以疗疾。”
《本草纲目·卷十五》:“凡用艾叶,须用陈久者,治令细软,谓之熟艾。若生艾灸火则伤人肌脉。”
《本草从新》说:“艾叶苦辛,生温,熟热,纯阳之性,能回垂绝之阳,通十二经,走三阴,理气血,逐寒湿,暖子宫……以之灸火,能透诸经而除百病。”
(下图为艾叶)
艾叶
【青蒿素】
提到青蒿,大家可能联想到“青蒿素”。青蒿素中国中医研究院中药研究所的屠呦呦从黄花蒿中提取的一种化学物质,为世界抗疟疾战争做出了突出贡献。屠呦呦也因此获得了诺贝尔生理与医学奖。黄花蒿,也属于菊科植物,又名臭蒿。具有清热解疟,祛风止痒的功效。虽然在古代典籍中青蒿和黄花蒿都被称为“青蒿”,用法没有明显差别,但植物青蒿中并不含有青蒿素。(下图为黄花蒿)
《本草纲目》记载:艾以叶入药,性温、味苦、无毒、纯阳之性、通十二经、具回阳、理气血、逐湿寒、止血安胎等功效,亦常用于针灸。故又被称为“医草”。
艾草是我国南方几乎到处都有的一种植物,是芳香类中药的代表,这种平常无奇的菊科草本植物,是一味古老而神奇的良药。艾草与中国人的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按照民间传统,端午节时家家户户门前都挂上艾叶,据老辈人说,这是为了“辟邪”,其实是为了驱蚊蝇、虫蚁,净化空气。近年来,各种变异病毒獗,“非典”“禽流感”等全球蔓延,这些都是呼吸道传染病,而国内很多专家经研究证明,艾草烟熏对预防呼吸道传染病有很好的疗效。
艾草可就地取材,除了入汤药外还用处广泛。首先艾叶就可以用来包米饭直接蒸着吃;其次将艾草放进温水的浴缸中外洗可治湿疮疥癣,可以预防夏天长包、长疖、生痱子,还可以很快缓解皮肤瘙痒;孩子常用艾叶水泡脚,还能防治感冒;老人丹田气弱,脐腹畏冷者,以熟艾入布袋兜其脐腹,作用妙不可言;寒湿脚气的人们亦宜以此夹入袜内;艾灰是天然的除味剂,用小布袋子装起来,放在厕所、厨房或者冰箱里,能起到除异味的效果,可以跟竹炭相媲美。
艾草还有一个巨大贡献,也是用得最多的方法,就是用于针灸术的“灸”。所谓针灸其实分成两个部分,“针”就是拿针刺穴道,而“灸”就是拿艾草捣绒,制成艾条、艾柱,点燃之后去薰、烫穴道,穴道受热固然有刺激,气体向下进入穴位,通过穴位到达经络,再通过经络到达体内,能散寒止痛,温煦气血。唐代药王孙思邈常用艾叶温灸足三里穴,活到100多岁。民间亦有俗语“若要安,三里常不干”的说法,就是说常灸足三里穴确能增强人体的免疫功能,减少疾病的发生。日本的一位194岁高寿老人也曾向日本天皇传授秘诀:即每月初一灸足三里穴,连灸8日,月月如此,肯定会保证健康。足见孙思邈使用艾草的方法流传之广。如果说“杏”是中医之花,那么“艾”便是中医之草。
时值夏季,气温不断升高,空气闷热潮湿,正是百虫生长的时节。一些中药天然芳香,沁人心脾,有芳香避晦、驱虫除瘴的功效。如艾叶、藿香、薄荷、山奈、川芎、当归、苍术、白芷等。中医认为:“肺朝百脉,司呼吸”“肺开窍于鼻”,鼻是人体重要门户。“温邪上受,首先犯肺”,温热传染病最先侵犯呼吸系统。预防疫病,最重要的是切断疫气传播途径,所以要固护人体鼻、口、皮肤等。于是就有了“清明插柳,端午插艾”的民谚。
艾草是我国南方几乎到处都有的一种植物,是芳香类中药的代表,这种平常无奇的菊科草本植物,是一味古老而神奇的良药。艾草与中国人的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按照民间传统,端午节时家家户户门前都挂上艾叶,据老辈人说,这是为了“辟邪”,其实是为了驱蚊蝇、虫蚁,净化空气。近年来,各种变异病毒猖獗,“非典”“禽流感”等全球蔓延,这些都是呼吸道传染病,而国内很多专家经研究证明,艾草烟熏对预防呼吸道传染病有很好的疗效。
艾草的功用可远不止这些。艾叶味苦、辛,性温,归肝、脾、肾经。苦燥辛散,能理气血、温经脉、逐寒湿、止冷痛,用治脘腹冷痛,经寒不调,宫冷不孕等证,炒炭止血,可用治虚寒性月经过多,崩漏带下,妊娠胎漏,为妇科要药。《本草纲目》中记载:“艾叶生则微苦太辛,熟则微辛太苦,生温熟热,纯阳也。可以取太阳真火,可以回垂绝元阳。服之则走三阴,而逐一切寒湿,转肃杀之气为融和。炙之则透诸经,而治百种病邪,起沉疴之人为康泰,其功亦大矣。”
艾草回阳,民间有每年端午时节采摘艾叶,所以端午是采摘艾草的最佳时间,因为这时候季节属于阳气最旺的季节。
艾草可就地取材,除了入汤药外还用处广泛。首先艾叶就可以用来包米饭直接蒸着吃;其次将艾草放进温水的浴缸中外洗可治湿疮疥癣,可以预防夏天长包、长疖、生痱子,还可以很快缓解皮肤瘙痒;孩子常用艾叶水泡脚,还能防治感冒;老人丹田气弱,脐腹畏冷者,以熟艾入布袋兜其脐腹,作用妙不可言;寒湿脚气的人们亦宜以此夹入袜内;艾灰是天然的除味剂,用小布袋子装起来,放在厕所、厨房或者冰箱里,能起到除异味的效果,可以跟竹炭相媲美。
艾草还有一个巨大贡献,也是用得最多的方法,就是用于针灸术的“灸”。所谓针灸其实分成两个部分,“针”就是拿针刺穴道,而“灸”就是拿艾草捣绒,制成艾条、艾柱,点燃之后去薰、烫穴道,穴道受热固然有刺激,气体向下进入穴位,通过穴位到达经络,再通过经络到达体内,能散寒止痛,温煦气血。唐代药王孙思邈常用艾叶温灸足三里穴,活到100多岁。民间亦有俗语“若要安,三里常不干”的说法,就是说常灸足三里穴确能增强人体的免疫功能,减少疾病的发生。日本的一位194岁高寿老人也曾向日本天皇传授秘诀:即每月初一灸足三里穴,连灸8日,月月如此,肯定会保证健康。足见孙思邈使用艾草的方法流传之广。如果说“杏”是中医之花,那么“艾”便是中医之草。
艾草是中华草药之瑰宝,愿他给人类的健康做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