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摘要:
孙思邈自谓"幼遭风冷,屡造医门,汤药之资,罄尽家产",孙思邈幼年嗜学如渴,知识广博,据《旧唐书孙思邈传》记载:“七岁就学,日诵千言。弱冠,善谈庄老及百家之说,兼好释典
《药王用灸》药王孙思邈幼年多病,中年用灸法健身,常灸火遍身烧。至九十三岁,仍视听不衰,神采丰茂,寿过百岁尚能著书立说。
孙思邈(541年-682年),京兆华原(今陕西省铜川市耀州区)人,唐代著名医药学家、道士,被后人尊称为"药王"。
药王孙思邈
孙思邈自谓"幼遭风冷,屡造医门,汤药之资,罄尽家产",孙思邈幼年嗜学如渴,知识广博,据《旧唐书孙思邈传》记载:“七岁就学,日诵千言。弱冠,善谈庄老及百家之说,兼好释典。”只是后来身患疾病,经常请医生治疗,花费了很多家财,于是,18岁开始他便立志从医。
40岁之前,孙思邈的疾病经多方医治仍无效果,因此他开始寻求艾灸疗法。经过深刻研究,证实了艾灸的养生祛病功效,孙思邈开始经常使用艾灸为自己调理身体。喜欢上了艾灸后,据其自己述说经常是“艾火遍身烧”,他尤其爱灸足三里穴。
到了唐太宗年间,孙思邈应召入宫时年逾50,太宗观其容貌气色,身形步态竟皆如少年一般,感叹道:“像羡门、广成子这样的神仙人物原来世上竟是有的,怎么会是虚言呢?”到了90多岁高龄,他仍能“视听不衰,神采甚茂”,甚至在年过百岁之时,还能精力充沛地著书立说。
为何以多病之身反而能享百岁之寿?历史上已经做出了无数总结,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孙思邈非常重视日常养生之法,尤其注重艾灸的养生功效。孙思邈极其重视灸法,他说,“凡人居家及远行,随身常有熟艾一升。”意思是说,要随身带些精制的艾绒,以备养生保健之需。
孙思邈一生著书80余部,在后期的多部医学名著中极力推崇灸法,他的灸法养生理念也一直被历代医家视为金玉良言并流传至今。其所著《备急千金要方》共30卷,载述广博、条理清晰。其中有关针灸的内容约1000多条,在卷二十九、卷一十有专论,在其他各卷亦有散在论述,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
他重视疾病的早期防治,首次提出预防疾病的保健灸法。在《备急千金要方·诊候第四》中明确将人的疾病状态分为“末病”、“欲病”、“已病”。《备急千金要方·灸例第六》中,孙氏给出了具体的预防疾病的保健灸法,“凡人吴蜀地游宦,体上常须三两处灸之.勿令疮暂瘥,则瘴疠温疟毒气不能著人也,故吴蜀多行灸法。”就早期治疗问题,《备急千金要方·论风毒状第一》有云:“若欲使人不成病者,初觉,即灸所觉处三二十壮,因此即愈,不复发也。”
孙思邈在《备急下会要方》中列举的病症治疗方法不拘于一。针刺、艾灸、汤药,依证灵活选择,针灸药物并重。在《备急千金要方》卷三十有云:“若针而不灸,灸而不针,皆非良医也。针灸不药,药不针灸,尤非良医也……知针知药,故是良医。”又说:“故《经》曰:汤药攻其内,针灸攻其外,则病无所逃矣。”由于熟请针灸药之妙,所以孙氏对诸多病证的治疗都采用了针药并用的方法,尤其是汤药与灸法的结合为其治疗特色。如《备急千金要方·偏风第四》中孙氏用防风汤主治偏风,并提出“服一剂觉好,进一剂,即一度针,九剂九针,即瘥,灸得之。”义如“尺脉紧,脐下痛,宜服当归汤,灸天枢,针关元补之。”对月经不凋、痈疽瘰疬、目病、痹病、口病、齿病、伤寒汗吐下后诸证、坚癥积聚……都可见附方后另附有灸方首。然临证之时,孙氏并非机械地组合针、灸、药诸法,而是依其所长、依病所需,辨证选法,他认为“其有须针者,即针刺以补泻之,不宜针者.直尔灸之。”
孙思邈在《备急千金要方》中,从灸疗体位、顺序、艾之生熟、艾炷大小、隔物灸等方面进行论述与发挥,使灸疗法趋于成熟。孙氏谓:“坐点则坐灸之,卧点则卧灸之,立点则立灸之。”是说点定腧穴后不可移动体位,保证用穴的准确方可施灸。对于施灸顺序,孙氏提出先阳后阴、先左后右、先上后下的原则。“外气勿生、内气勿熟”则是讲灸之“生熟法”的具体应用法则,即病在外在经脉,灸的壮数宜少、艾炷宜小;病在内在脏腑,灸的壮数宜多、艾炷宜大。当然,施灸量还要根据患者身体强弱和病情轻重来确定,”若壮丁遇病,病根深笃者,可倍多于方数,其人老小赢弱者。可复减半。”但孙氏亦强调“须准病轻重以行之,不可胶柱守株”“灸之生熟,亦宜樽而节之,法当随病迁变”即灸之大小、生熟应根据具体病情而灵活选用。此外,《备急千金要方》还辑录了多种隔物灸,如隔蒜、盐、豆豉、葶苈子等,甚至还有特殊的麻花灸、苇简灸等,这大大丰富了灸法的内容。经外奇穴是针灸腧穴的重要组成部分,《备急千金要方》载有奇穴187之多,散见于各类病证的治疗篇中。阿是穴为孙氏首创,《备急千金要方·灸例第六》有云:有阿是之法,言人有病,痛即令捏其上,若里当其处,小问孔穴,即得便快,成痛处即云阿是。灸刺皆验也,故曰阿是穴也。孙氏的阿是穴取穴方法实际上代表了一种针灸取穴思维,按之或压痛或舒快的地方均可作为施术的部位,这对现代针灸推拿临床施术亦有较大指导价值。
故事一:
相传日本德川幕府时代江户有一老寿星名万兵卫虚度174岁,其妻173岁,其子153岁,其孙105岁,个个精神矍铄,健步如飞。问其长生之术,答曰:祖传每月初八连续灸足三里穴,始终不渝,仅此而已。在气候寒冷的日本北部,人人都喜欢灸足三里作为补身长寿之术,有“勿以不灸足三里者为伍”和“不灸足三里勿作旅人”的说法。其实次灸法乃由我国所传,早在唐代名医孙思邈提出:“若要安,三里常不干”,其本人经常灸足三里,活至102岁,这正是古代养生家所推崇的疤痕灸,使灸疤延久不癒,可以保健延年。
故事二:
日本《帝国文库》中有一段记载,说元保十五年九月十一日,永代桥的换架竣工仪式上,要推举几位长寿老人从桥上走过,最先走过的是三河水泉村平民百姓满平和其一家三代的六位长寿老人。其中满平242岁,满平妻221岁,满平子万吉196岁,万吉之妻193岁,满平孙万藏151岁,万藏之妻138岁。人们自然十分惊异,纷纷询问“汝家有何术?能长生者若是?”满平笑而答曰:“唯有祖传三里灸耳。”三里灸,是艾灸的一种,指“足三里穴位”,据记载这种方法是唐代我国著名文化使者鉴真大师东渡后传给日本人的。
故事三:
农历五月初五,是我国传统的端午节,千家万户裹粽子,划龙舟,屋檐房门还插艾驱邪。南朝梁农懔在《荆楚岁记》中记载:“端午采艾,悬门户上,以攘毒气。”其实,艾并不能斩妖驱魔,但艾可入药。据史书记载,公园1260年冬,元代征南元帅忒木儿统领十万大军,在扬州城外安营扎寨,犒劳三军,准一举夺下扬州府,请功进爵。不料,突然患病。初起仅是消化不良,腹痛便稀,渐至足胫冷若冰霜,麻木不仁,步履艰难,终于下肢完全不能活动,卧床不起。主帅病倒,帐下群龙无首,军情危急。
一日,忽见随征文官罗谦甫拜谒元帅。罗乃金元四大医家之一东垣老人李杲的得意门生,曾随师学医10余年。罗谦甫为忒木儿行切脉望诊,道:“大帅年高气弱,多年疆场征战,朝暮行寒,加之饮食失节,多饮乳酪,履于卑温,阳不能外固,由是清湿袭虚,病起于下,系寒湿相合而病。”元帅点头应允。
罗谦甫便采用急退寒湿之邪,峻补其阳之法,以陈艾温灸腧穴。他取出备好的陈艾绒,在元帅肚脐下一寸半处“气海穴”,置艾绒温灸,以补下焦湿气;又在两膝的“足三里穴”,用陈艾灸煦,以缓解温寒而逆,引导阳气下行……经过艾灸施治,再投以温经散寒,健脾燥温之方剂。不几天,忒木儿病势好转,又经过一段时间陈艾灸治,征南元帅又驰骋疆场了。
故事四:
《旧唐书》记载,柳公度年八十余岁,步履轻便,别人向他请教养生之术,他说:“吾初无术,但未尝以元气佐喜怒,气海常温耳。”柳公度就是经常用艾灸气海以防病延年的。
故事五:
明·都穆的《都公谈纂》记载有这样一件趣闻:永乐年间,嘉兴人金晟任刑部主事。一次讨贼中,官府捕到强盗多人。令金感到惊奇的是:强盗的头目竟是一位“年百八二十五岁“的寿星,此人看上去却毫无老态,而“面如童子”。金初不信,于是拟文派人到犯人原籍调查取证,结果无误。金于是亲审该盗首,“问其以致寿之故”。犯人说:少时居荆山(今属湖南)时,听一异人告之:常以草灸其脐,令人多寿。于是自己长期操行此术,“遂知至此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