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摘要:
最便捷的方式是看大便:如果大便不成形,长期便溏,必然体内有湿如果大便成形,但大便完了之后总会有一些粘在马桶上,很难冲下去,这也是体内有湿的一种表现,因为湿气有黏腻
体湿的表现:
在致病的风、寒、暑、湿、燥、火这“六淫邪气”中,中医最怕湿邪。寒、热都好办,寒则温之,热则寒之;有风咱就驱风,有燥咱就润燥,有暑咱就清暑。而湿邪则不同,用燥湿的方法,十有八九会伤了津液,湿邪还是除不去,所以中医里除了燥湿,还有利湿、化湿、渗湿等对付湿邪的方法。
湿是最容易渗透的,总要与别的邪气狼狈为奸!
人体达到“五级寒湿”——危矣!
湿气遇寒则成为寒湿,
湿气遇热则成为湿热,
湿气遇风则成为风湿,
湿气在皮下,就形成肥胖……
为什么现代人的病那么复杂,那么难治?就是因为他们体内有湿,体外的邪气还和体内的湿气里应外合,纠缠不清!
怎么能判断自己体内是不是有湿呢?
寒湿的症状
最便捷的方式是看大便:如果大便不成形,长期便溏,必然体内有湿如果大便成形,但大便完了之后总会有一些粘在马桶上,很难冲下去,这也是体内有湿的一种表现,因为湿气有黏腻的特点。如果有便秘,并且解出来的大便不成形,那说明体内的湿气已经很重很重了。

如果你实在不愿意观察大便,吐出舌头观察一下黄中带腻,那是体内有湿的表现黄得越厉害,或者腻得越厉害,说明湿邪越厉害。
人体达到“五级寒湿”——危矣!
有的人,每天早上七点该起床的时候还觉得很困,觉得头上有种东西再裹着,让人打不起精神,或是觉得身上有种东西在包着,让人懒得动弹,也能判断他体内湿气很重中医里讲湿重如裹,这种被包裹着的感觉就是身体对湿气的感受,好像穿着一件洗过没干的衬衫似的那么别扭。
一级寒湿:在表皮
症状:皮肤骚痒,长湿疹
艾灸取穴:风池、足三里、血海、曲池、肺俞。(灸7次以上效果明显)
二级寒湿:在肌肉
症状:酸,困,累,乏,如肩颈肥厚,酸困,腰酸乏力,关节酸困
艾灸取穴:太白穴、足三里、三阴交、阳陵泉、命门穴。(艾灸30次以上效果明显)
三级寒湿:在骨骼,即是骨寒湿
症状:肩周炎,颈椎病,肩痛,硬,腰痛,风湿关节炎,变天关节就痛
艾灸取穴:肩周炎:肩髃穴、肩髎穴;颈椎病:后溪穴;老寒腿:血海穴和梁丘穴(艾灸40次以上效果明显)
四级寒湿:在脏腑
症状:子宫、卵巢、睥胃、肺出现问题
艾灸取穴:关元、子宫、归来、三阴交、气海等。(艾灸60天以上有改善)
五级寒湿:在身上
症状:肿瘤,切了又长,长了又切的
→(长期艾灸)
寒湿从哪里进入人体?
身体里有几个穴位是很容易进入“寒气与湿气”的,比如肩颈部的“大椎穴”,胸前的“膻中穴”,肚脐部位的“神阙穴”,腰部的“命门穴”,脚底的“涌泉穴”。
1颈肩部
从“大椎穴”进入的“寒湿气”容易引起我们的“肩颈酸痛,乳腺肿痛,乳腺管道阻塞,小叶增生等症状”;
2胸部
从膻中穴进入人体的寒湿气易引发我们的乳腺肿痛、乳腺管阻塞等症状。

3腹部
从“神阙穴”进入的“寒湿气”容易存积在我们盆腔,特别是女性,当盆腔内的“寒湿气”重时,就容易引起我们妇科各种疾病,比如:妇科炎症,月经不调,经血不畅,痛经,血块,子宫肌瘤,卵巢囊肿,不孕不育症等”;

4腰部
从“命门穴”进入的“寒湿气”容易引起我们腰酸背痛,肾虚,性功能下降等症状;
5脚部
从“涌泉穴”进入的“寒湿气”容易往上流动,容易引起漆关节酸痛,风湿关节炎等症状;
推荐阅读
当我们穴位找不准,并且不懂得配穴灸什么穴位的时候,其实可以多灸患处! ...
阳气是人体的动力!阳气相当于汽车的发动机!养身就是固阳,治病就是治寒! ...
阅读全文>>
2022-06-26 15:26:55
用点燃的艾条在身上的那个位置上面动作小一点,左动动,右动动,上动动,下动动,具体范围不要超过1厘米,来回找,找到能发动“感传”的具体的地方。...
阅读全文>>
2022-06-26 15:24:18
艾灸调理疾病会有反复,这就使很多病人在治疗之中略有起色后有了返病现象(排病反应)就不敢再继续的原因。然而,越是得病久的并有多种疾病的,返病就会越明显。...
阅读全文>>
2022-06-26 15:21:10
“老寒腿”也称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是一种老年人多发的疾病,艾灸可以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艾灸的主要目的还是为了促进局部血液循环,促进炎性的渗出吸收,所以艾灸是可以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玉龙歌》中关于治疗的穴位也有着这样的记载“髋骨能医,两腿疼,膝头红肿不能行。必针膝眼膝关穴,功效须臾病不深,”在古代治疗膝关节疾病时,多采用针刺或艾灸膝眼和足三里这些穴位。早在中国古代,中医对治疗膝关节疾病就有了明确的记载,自古以来膝眼穴就是一个治疗膝关节病症的要穴。...
阅读全文>>
2021-11-21 22:44: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