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问题解答*免费配穴指导,有任何关于艾灸方面的问题可联系。微信: aijiutop1 (←长按复制)

当前位置:艾灸TOP网 > 艾灸疗法 >

艾灸鼻炎根治鼻窦炎

来源: 艾灸疗法 81 ℃ 作者:艾灸TOP网

文章摘要:

艾灸可以说是鼻窦炎的克星。操作非常的简便,而且有一定的效果。用艾灸调理过敏性鼻窦炎,会有95%的有效率和60-70%的痊愈率,可以说是一种非常简单且有效的治疗方式。

秋冬季节是鼻窦炎的高发季节,也是人群中一种发病率较高的疾病,且会伴有鼻塞、头痛等症状,按压鼻子旁边的面颊也有明显的压痛。这种症状时常伴随感冒而加重。那么,鼻窦炎常见的原因有哪些?该怎么治疗呢?可以艾灸吗?  
鼻窦炎的常见原因
鼻窦炎的常见原因  
1、全身抵抗力降低,如过度疲劳、受凉受湿、营养不良、维生素缺乏,以及生活环境不良所引发的。  
2、变态反应体质,全身性疾病引起的鼻窦炎,如贫血、内分泌功能不足(如甲状腺、脑垂体和性腺等功能减退),急性传染病如流感、麻疹、猩红热等均可诱致本病发生。  
3、鼻腔的一些疾病,如鼻中隔偏曲、中鼻甲肥大、鼻息肉、鼻腔异物或鼻腔肿瘤也可引起。  
鼻窦炎的症状  
1、脓涕多:慢性鼻窦炎多流鼻涕,呈黄色或黄绿色,为脓性或粘脓性,多流向咽喉部,单侧有臭味者,多见于牙源性上颌窦炎。  
2、鼻塞:多因鼻粘膜充血肿胀和分泌物增多所致,鼻塞常可致暂时性嗅觉障碍。  
3、头痛:慢性鼻窦炎会出现局部疼痛或头痛的现象。如有头痛,常表现为钝痛或头部沉重感,白天重夜间轻。  

鼻窦炎怎么治疗  

其实鼻窦就是一些“黑洞”,这些“黑洞”长在了鼻子旁边的骨头下面,在鼻腔里有个开口且与鼻腔相连。在正常的情况下,鼻窦中的分泌物是通过鼻腔排出来的。因为有鼻窦炎,空洞中不仅有炎症,还有很多分泌物无法排除,这就需要我们借助外力来帮忙了。  
采用2~3克食盐,温开水100毫升,调成盐水,将注射器注满盐水并快速地注入鼻腔中,两只鼻子轮流清洗多次。或者将淡盐水放入喷雾器里面,对着鼻孔喷洒冲洗即可。  
通过冲洗,可以尽快地把鼻腔中的分泌物排走,不让它堵住鼻窦的出口,这样鼻窦炎也就会更快痊愈。而且淡盐水能够消除水肿和炎症,能够明显提高鼻腔中纤毛的作用。长期坚持这种冲洗方法,就会提高鼻腔中纤毛的作用,防止细菌进入,也可有效地治疗,还可以防止其再次发生。  
鼻窦炎发作时可以用以下方法控制  
1、桂枝、肉桂、干姜、煎汤调红糖喝,驱寒。  
2、细辛、苍术、白芷各25克,共同煎煮5分钟,闻气味,起到开窍的作用。  
艾灸—鼻窦炎的克星  
艾灸可以说是鼻窦炎的克星。操作非常的简便,而且有一定的效果。用艾灸调理过敏性鼻窦炎,会有95%的有效率和60-70%的痊愈率,可以说是一种非常简单且有效的治疗方式。  
下面就来介绍下艾灸调理鼻窦炎的方法:  
鼻窦炎的常见原因
取:阳白穴、印堂穴、攒竹穴、太阳穴、鼻梁、迎香穴、神阙穴、关元穴、肺俞穴这些穴位艾灸。  
艾灸方法:每天1次,肺俞穴、神阙穴、关元穴每穴20-30分钟,阳白穴、印堂穴、攒竹穴、太阳穴、鼻梁、迎香穴每穴10-15分钟。  
【阳白穴】:位于面部,瞳孔直上,眉毛中上1寸处。  
取穴方法:取穴时患者一般采用正坐或仰靠、仰卧的姿势,阳白穴位于面部,瞳孔直上方,离眉毛上缘约二厘米处。  
艾灸病症:目赤肿痛、眼睑下垂、口眼斜、头痛等头目疾患。  
【印堂穴】:位于人体额部,在两眉头的中间。  
取穴方法:印堂穴在人体前额部,当两眉头间连线与前正中线之交点处。  
印堂穴
艾灸病症:头痛、眩晕、失眠、睑缘炎、鼻窦炎、鼻炎、鼻出血、高血压等。  
【攒竹穴】:位于在面部,当眉头陷中,眶上切迹处。  
取穴方法:取穴时采用正坐或仰卧的姿势,攒竹穴位于在面部,眉毛内侧边缘凹陷处(当眉头陷中,眶上切迹处)。  
艾灸病症:头痛、目眩、目赤肿痛、迎风流泪、近视、眼睑瞤动、眉棱骨痛、及急性、慢性结膜炎,面神经麻痹等。  
【太阳穴】:在耳廓前面,前额两侧,外眼角延长线的上方。  
取穴方法:取穴时可以正坐位或侧伏位,在颞部,当眉梢与目外眦之间,向后约一横指的凹陷处。  
艾灸病症:头痛、偏头痛、眼睛疲劳、牙痛等症。  
【鼻梁】:艾灸鼻梁也能够起到缓解和治疗鼻窦炎的症状,鼻梁并非穴位,而是人体呼吸器官鼻子的重要组成部分。艾灸有哪里不舒服就灸哪里一说,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阿是穴。  
阿是穴,穴位分类名,又名不定穴、天应穴、压痛点。这类穴位一般都随病而定,多位于病变的附近,也可在与其距离较远的部位,没有固定的位置和名称。它的取穴方法就是以痛为腧,即人们常说的“有痛便是穴”。临床上医生根据按压式病人有酸、麻、胀、痛、重等感觉和皮肤变化而予以临时认定。  
【迎香穴】:位于面部,在鼻翼旁开约一厘米皱纹中(在鼻翼外缘中点旁,当鼻唇沟中)。在鼻翼两旁,有一个凹陷点,按压的时候有一些酸胀的感觉。  
取穴方法:取穴时一般采用正坐或仰卧姿势,眼睛正视,在鼻孔两旁五分的笑纹(微笑时鼻旁八字形的纹线)中取穴。  
艾灸病症:急慢性鼻炎、鼻窦炎、鼻出血、面肿、鼻寒、鼻息肉、多涕、目赤肿痛、口眼歪斜、面痛、唇肿、面神经麻痹、面痒等症。  
【神阙穴】:别称脐中、气舍、气合,属任脉。  
取穴方法:位于腹在脐中部,肚脐中央。  
艾灸病症:胃炎、泄痢、绕脐腹痛、脱肛、水肿鼓胀、肠炎、痢疾、产后尿潴留等。  
【关元穴】:位于下腹部,前正中线上,肚脐中央下3寸。  
取穴方法:可采用仰卧的姿势,关元穴位于下腹部,前正中线上,从肚脐到耻骨上方画一线,将此线五等分,从肚脐往下五分之三处,即是此穴。  
艾灸病症:眩晕、少腹疼痛、吐泻、痢疾、脱肛、便血、小便不利、尿频、尿闭、遗精、白浊、阳痿、早泄、月经不调、经闭、经痛、赤白带下等症。  
【肺俞穴】:位于背部第3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或左右旁开二指宽处。  
取穴方法:取穴位时采用正坐或俯卧姿势,肺俞穴位于人体的背部,当第3胸椎棘突下,左右旁开二指宽处或旁开1.5寸处。  
艾灸病症:咳嗽、气喘、吐血、盗汗、鼻塞、肺炎、支气管炎、肺结核等肺经及呼吸道疾病。  
艾灸肺俞穴在疗鼻窦炎方面功不可没。我们都知道,肺主皮毛,“皮毛”为一身之表,包括汗腺、皮肤与毛发等组织,有分泌汗液、润泽皮肤、调节呼吸和抵御外邪之功能,是人体抵抗外邪的屏障。  
肺通过其宣发作用能将卫气和气血津液输布全身,温养肌腠皮毛,以维持其正常生理功能。可见皮毛的功能是受肺气支配的,所以说“肺主皮毛”肺主一身之皮毛,在艾灸鼻窦炎和外感的时候,肺俞穴,起着很重要的作用。用艾灸治疗鼻窦炎,灸后鼻腔内白细胞明显降低,对免疫球蛋白有双向调节的作用,可以很快改善机体的免疫力。所以,在艾灸鼻窦炎和感冒的时候,最好加上肺俞穴。  
给各位艾灸的朋友们一个提醒:  
对于鼻窦炎的艾灸,大多取穴在面部,在面部艾灸,比较好的艾灸方式就是手持艾条悬灸,逐渐体会热度。艾灸疾病坚持很重要,毕竟艾灸属于外部疗法,在于长期的坚持,只有坚持下来就会有效果的。尤其是到了返病的时候,更应该坚持,往往很多人在此期间放弃。  
除了艾灸外,最好就是结合一些药物治疗同时进行,下面介绍一下,在生活中鼻窦炎患者应注意的事项:  
1、尽量避免上火  
上火会影响人体阴阳的平衡,内火旺盛,易引起一些炎症的发生,长期的上火引起的鼻塞、喉痛都会引起鼻窦炎。  
2、忌生冷食物  
经常食用生冷辛辣食物,会妨碍脾胃的功能,引起内分泌系统的不协调运行。  
3、尽量远离动物  
患者应尽量避免接触宠物,动物的毛会导致部分人的过敏系统紊乱,鼻窦炎大多症状都是过敏性的,因此应尽量避免这些敏感事物。  
4、保持棉被干净  
人晚上睡觉时,身体机能都处于最虚弱的状态,人体免疫力也是最低,睡觉与棉被直接接触,不干净的棉被容易使人吸进不干净的灰尘、病菌等,加重病情。  
5、远离花粉  
花粉也是一类容易引起人过敏的元素,特别对于过敏性鼻窦炎的患者,应特别注意远离花粉。  
6、常用冷水刺激鼻子  
洗脸时,用冷水刺激鼻子,可增强鼻黏膜的抗病能力,同时有利于清除鼻孔内的清洁。

相关内容推荐

与”艾灸鼻炎根治鼻窦炎“相关图片

推荐阅读
艾灸治疗"膝关节炎"的方法

艾灸治疗"膝关节炎"的方法

艾灸的驱寒效果我前面已经说过,所以艾灸对于膝关节炎是不二之选。取穴:痛点和肾俞穴,艾灸取穴为膝关节周围和局部压痛点和肾俞穴,可以选择用隔姜灸,也可以选择清艾条温和灸...

艾灸三阴焦的好处

艾灸三阴焦的好处

三阴焦(交)是人体一个穴位,对其进行艾灸有助于调和气血以及通经活络。三阴交不仅是在艾灸的时候经常用到,在针灸的时候叶常用。对三阴交做艾灸可调经止痛,还有安神的效果。艾灸三阴交的好处,还有哪些呢?艾灸三阴交能够起到的作用非常的广泛,有的人可能患有神经系统疾病,比如说常见的癫痫或者是神经衰弱,又或者是精神分裂症等,通过三阴交艾灸能够有疗效。还有一些妇科疾病,向女性月经失调,或者是痛经,亦或者是功能性子宫出血等同样能够艾灸三阴交治疗。...

艾灸疗法大全

艾灸疗法大全

艾灸疗法是指利用艾叶制成的艾绒为主作为施灸材料,或配合药物,点燃后在穴位上或患处进行烧灼或熏熨,借其温热性刺激及药物的药理作用,以达到防病治病目的的一种外治方法。艾灸是我国传统医学中针灸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长期与疾病作斗争的产物。艾灸的作用及适应证与针刺、药物一样都是十分广泛的,如内科、外科、骨科、妇科、儿科、五官科等各科的急、慢性病均可辨证施灸。目前临床上以治疗寒证、慢性病及一切阳虚久病者为多。...

百科 艾草 技术 培训 加盟 穴位 资讯 学习 产品 图片 专题

本站的部分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如不慎侵犯到您的权益,请联系QQ:1105587936,我们会在36小时内删除。特别声明:网站部分信息来源于自互联网和网友上传,只为方便大家查询浏览,请自行核对信息的真实情况,本站将不承担任何责任!特别提醒:本站由于资料众多,难免有部分资料出错或者表述未清楚,感谢各位专家指导,本站将继续努力!

Copyright © 2018-2023 艾灸TOP 版权所有

京ICP备1803320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