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穴位免费配穴指导,有任何关于艾灸方面的问题或配穴都可联系或留言。微信: aijiutop1 (←长按复制)

当前位置:艾灸TOP网首页>艾灸穴位 > 实用常见病艾灸疗法 > 皮肤科疾病 >

口唇湿烂艾灸的正确方法和穴位

来源: 皮肤科疾病 128 ℃ 作者:大圣

文章摘要:

口唇湿烂与医学文献中所记载的“唇风”、“唇疮”、“紧唇”相类似。西医称为慢性唇炎。多因脾胃湿热、血虚风燥所致。

口唇湿烂概述  
口唇湿烂是指口唇有糜烂的症状,常同时见有口唇肿胀、干燥、裂口、脱屑、结痂等症。本症与医学文献中所记载的“唇风”、“唇疮”、“紧唇”相类似。西医称为慢性唇炎。多因脾胃湿热、血虚风燥所致。 
口唇湿烂艾灸的正确方法和穴位

口唇湿烂 

口唇湿烂病因与症状  
(1)脾胃湿热:多见于下唇偏重,伴有肿胀和黄色痂皮,或层层鳞屑剥脱,痂脱落后底层光亮色红,其上又不断有新痂形成,可出现裂口有烧灼感触痛,反复不愈,舌红苔薄黄,脉沉弦。  
(2)脾胃蕴湿:唇缘肿胀湿烂,其底不红,渗液较多,干后结痂灰白、裂口、脱屑,时轻时重,有微痒痛感。伴脘腹胀满,口淡纳呆。舌胖淡,苔白微腻,脉濡。  
(3)气滞血瘀:口唇部皮肤增厚,色黯红,或淡红色,常附着有脱屑,有时表面可有萎缩,面颊鼻背可出现同样斑块,发生在面颊,皮损可见毛细血管扩张,舌黯红,苔薄白,脉沉细。  
(4)血虚风燥:唇缘部湿烂并见圆形皮损,边缘稍隆起,色淡光亮,口内颊黏膜可见有网状白膜,间或发木发痒,无全身症状,舌质红,苔薄,脉濡细。  
口唇湿烂
口唇湿烂病因分析与诊断  
(1)脾胃湿热口唇湿烂与脾胃蕴湿口唇湿烂:二者均与脾胃蕴湿有关,前者是脾胃有热或嗜食辛辣,温热熏蒸所致,故常带有明显热象,如自觉有烧灼感,触痛,局部损害常发红、表面常结有黄痂,舌红苔黄等。而后者则是脾胃蕴湿不化,多因脾虚湿盛,运化失职所致,多见唇缘部湿烂,肿胀不红,渗液较多,结痂为灰白色,舌胖淡有齿痕,脉濡。  
(2)气滞血瘀口唇湿烂与血虚风燥口唇湿烂:二者同为虚证,且均与血分有关。但前者由于气机不畅,血随气结,口唇失于濡养所致,其口唇湿烂的特点是:局部皮肤肥厚并浸润斑块,唇缘部呈黯红色,表面有脱屑裂口或见萎缩,同时面颊鼻背也可有同样皮损。后者则多见于胃阴不足,口唇湿润,又脾虚有湿,遂生此症,其口唇湿烂的特点为:唇缘部色淡光亮,脱屑,口内颊黏膜可见有网状白膜,间或发木发痒,一般无全身症状。  
口唇湿烂艾灸疗法

口唇湿烂艾灸疗法  

取阴交、神阙、合谷、太冲、膈俞、胃俞、大都、三阴交、阴陵泉、血海、足三里、内庭、按照先灸腰背部穴位再灸胸腹部穴位、先灸头部后灸四肢、先灸上部后灸下部的顺序施灸。让患者取合适体位,使用艾条直接对准穴施灸或者选用适合的灸器进行施灸。每个穴位灸15—20分钟或皮肤出现红晕为宜。每日灸1~2次,一般慢性病需灸三个月后会有所改善或治愈,如作为保健可长期施灸。

相关内容推荐

与”口唇湿烂艾灸的正确方法和穴位“相关图片

最新阅读
艾灸穴位| 人体穴位 | 实用常见病艾灸疗法 | 十二经络 | 穴位治百病 | 穴位专题 |

本站的部分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如不慎侵犯到您的权益,请联系QQ:1105587936,我们会在36小时内删除。特别声明:网站部分信息来源于自互联网和网友上传,只为方便大家查询浏览,请自行核对信息的真实情况,本站将不承担任何责任!特别提醒:本站由于资料众多,难免有部分资料出错或者表述未清楚,感谢各位专家指导,本站将继续努力!

Copyright © 2018-2023 艾灸TOP www.aijiutop.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803320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