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摘要:
颧髎穴中医针灸穴位之一,属于手太阳小肠经,颧髎穴位于人体面部,当目外眦直下,颧骨下缘凹陷处。在颧骨下颌突的后下缘稍后,咬肌的起始部,颧肌中按摩颧髎穴具有缓解治疗眼睑(目闰
颧髎(Quánliáo)
【所属经络】
手太阳小肠经
【国际代码】
SI18
颧髎穴位描述
目外眦直下,颧骨下缘凹陷处。共2穴(按身体对称轴对称,左右备1穴)。
颧髎穴中医针灸穴位之一,属于手太阳小肠经,颧髎穴位于人体面部,当目外眦直下,颧骨下缘凹陷处。在颧骨下颌突的后下缘稍后,咬肌的起始部,颧肌中;有面横动、静分支;布有面神经及眶下神经。按摩颧髎穴具有缓解治疗眼睑(目闰)动、面部肿痛、口眼歪斜、颊肿、齿痛、眼睛疲劳、黑眼圈等作用。
【特定穴】
手少阳、太阳经交会穴
【解剖位置】
在颧骨下颌突的后下缘稍后,咬肌的起始部,颧肌中;有面横动、静分支;布有面神经及眶下神经。
【颧髎穴名解】
出处:《针灸甲乙经》:“颧,一名兑骨。在面颅骨下廉陷者中,手少阳太阳之会,刺入三分。”
别名:兑骨穴,兑端穴,椎髎穴,权髎穴。
1、颧髎。颧,颧骨也,指穴所在的部位。髎,孔隙也。该穴名意指小肠经气血在此冷降归地并由本穴的地部孔隙内走小肠经体内经脉。本穴物质为天容穴传来的水湿云气,至本穴后水湿云气冷降于地并由本穴的地部孔隙内走小肠经体内经脉,故名。
2、兑骨、兑端穴。兑,八卦中属金也。骨,水也。兑骨名意指本穴的气血物质为天部的凉湿水气。理同颧髎名解。
3、兑端。兑,八卦中属金也。端,终点也。兑端穴名意指本穴气血性凉,运行到了小肠经的最高点。本穴物质为天容穴传来的水湿云气,至本穴后散热而化为凉性之气,且位处小肠经气血上行的最高点,故名兑端穴。
颧髎穴的准确穴位图
【定位】
在面部,当目外眦直下,颧骨下缘凹陷处。
【取穴法】
第1步:坐位或仰卧位;
第2步:在面部颧骨最高点下缘可触及一凹陷,即为本穴。
颧髎穴的作用
口眼歪斜、眼睑瞤动、齿痛、三叉神经痛等局部病证。现代常用于治疗三叉神经痛、面神经麻痹、面肌痉挛等。配翳风、合谷主治面痛、齿痛:配肝俞、太冲主治面肌痉挛。
【主治病症】
口眼歪斜、眼睑瞤动、齿痛、鼻炎、三叉神经痛等局部病证。
穴位配伍
颧髎配太阳、下关、颊车、合谷治三叉神经痛。
颧髎配二间,治齿痛。
颧髎配大迎,治目动。
颧髎配翳风、合谷,有清热镇痛的作用,主治三叉神经痛,齿痛。
颧髎配肝俞,太冲,有舒肝解痉止痛的作用,主治面肌痉挛,眼睑瞤动。
颧髎配太阳、攒竹、下关、地仓、颊车,治口眼斜。
颧髎配颊车、合谷,治面肿。
【针刺颧髎穴的方法】
颧髎穴直刺0.3-0.5寸;颧髎穴斜刺或平刺0.5-1寸。颧髎穴禁止艾灸
【按摩颧髎穴的手法】
用双手中指指腹按揉颧髎穴穴位,由上而下按摩,每次按摩2分钟。
【颧髎穴的刺灸法】
刺法:直刺0.3~0.5寸,斜刺或平刺0.5~1寸,局部酸胀,可扩散至半侧颜面部。
灸法:艾炷灸1~3壮,艾条灸5~10分钟。
【艾灸参数】
隔物灸仪艾灸时间:20-30分钟;温度:38-45℃;
艾条悬灸时间:5-10分钟。
【经验应用】
现代常用于治疗三叉神经痛、面神经麻痹、面肌痉挛等。配翳风、合谷主治面痛、齿痛;配肝俞、太冲主治面肌痉挛。
最新阅读
湿热体质、艾灸穴位:脾俞:是脾的背俞穴,故脾俞穴是调理脾胃的要穴,除了可用于健脾祛湿外,还善于调理脾胃疾患如腹胀、腹泻、呕吐、纳呆、水肿等。 ...
背俞穴是脏腑之气输注之处,是阴病行阳的重要场所。用阳气灸阳位,可治疗五脏六腑虚损。...
阅读全文>>
2021-12-06 19:39:42
弯腰或是坐着让双腿下垂,用双手同时轻轻拍打双腿,由上至下反复拍打数遍,再用双手握拳置于双大腿和腿肚处,旋转揉动数十次。 ...
阅读全文>>
2021-12-06 19:30:35
涌泉穴是肾经的第一个穴位,也就是肾经的井穴,而井穴就是源头的意思,肾经之气犹如源泉之水,涌出灌溉周身四肢各处,固本扶正、强身健体! ...
阅读全文>>
2021-12-06 19:26:50
中医治病,不单纯是因病取穴,主要是辩证取穴,你的身体会给出最真实的答案,这个需要自己来琢磨和体会。...
阅读全文>>
2021-12-06 19:23: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