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摘要:
面肿多由肺气虚弱,脾阳虚衰所致。面肿常涉及现代医学中的心功能不全,肝功能衰竭,肾病性水肿,内分泌疾病,营养不良,药物因素,女性经前期综合征,急、慢性肾小球肾炎等病
面肿概述
面肿是指面部虚浮而肿,按之应手而起。本症病位在面部,多由肺气虚弱,脾阳虚衰所致。面肿常涉及现代医学中的心功能不全,肝功能衰竭,肾病性水肿,内分泌疾病,营养不良,药物因素,女性经前期综合征,急、慢性肾小球肾炎等病。

面肿病因与症状
(1)肺气虚弱:以面部浮肿色白,气喘息短,动则气急为证候特征。伴有形寒畏风,自汗出,语言无力,久咳不已,舌质淡,苔薄白,脉虚弱无力。
(2)脾阳虚衰:以面色萎黄而虚浮,四肢厥冷不温为证候特征。伴有自觉面部发胀,倦怠无力,食少腹胀,肌肉消瘦,大便站薄,舌质淡微有齿痕,苔薄白,脉虚弱。

面肿病因分析与诊断
(1)肺气虚弱面肿:多由老年人肺气虚弱,或久咳肺气受损,肺气虚,治节失职,宣散肃降之令不行,气无所主所致。除面部浮肿色白外还伴有气喘息短,动则气急,形寒畏风,自汗出,语言无力,久咳不已,舌质淡,苔薄白,脉虚弱无力。(2)卑阳虚衰面肿:多由劳倦过度,饮食失节,或久泻,或其他慢性疾病,损伤脾阳,脾气虚弱,运化失职,清阳不升所致。伴有四肢厥冷不温自觉面部发胀,倦怠无力,食少腹胀,肌肉消瘦,大便溏薄,舌质淡微有齿痕,苔薄白,脉虚弱。

具体艾灸疗法
取命门、曲骨、关元、气海、阴交、神阙、中脘、章门、期门、京门、悬钟、照海、复溜、阴谷、膈俞、肾俞、大肠俞、志室、三阴交、天枢、水道、足三里、按照先灸腰背部穴位再灸胸腹部穴位、先灸头部后灸四肢、先灸上部后灸下部的顺序施灸。
最新阅读
湿热体质、艾灸穴位:脾俞:是脾的背俞穴,故脾俞穴是调理脾胃的要穴,除了可用于健脾祛湿外,还善于调理脾胃疾患如腹胀、腹泻、呕吐、纳呆、水肿等。 ...
背俞穴是脏腑之气输注之处,是阴病行阳的重要场所。用阳气灸阳位,可治疗五脏六腑虚损。...
阅读全文>>
2021-12-06 19:39:42
弯腰或是坐着让双腿下垂,用双手同时轻轻拍打双腿,由上至下反复拍打数遍,再用双手握拳置于双大腿和腿肚处,旋转揉动数十次。 ...
阅读全文>>
2021-12-06 19:30:35
涌泉穴是肾经的第一个穴位,也就是肾经的井穴,而井穴就是源头的意思,肾经之气犹如源泉之水,涌出灌溉周身四肢各处,固本扶正、强身健体! ...
阅读全文>>
2021-12-06 19:26:50
中医治病,不单纯是因病取穴,主要是辩证取穴,你的身体会给出最真实的答案,这个需要自己来琢磨和体会。...
阅读全文>>
2021-12-06 19:23: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