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摘要:
小便不通的病位在膀胱,膀胱气化不利是导致本病的直接原因,而膀胱的气化又与三焦密切相关,其中尤以下焦最为重要。临床有虚实之不同,主要有下焦湿热、肺气壅滞、中气不足、
小便不通概述
小便不通,指小便排出困难,严重者尿液点滴难出。常由排尿困难发展而来,具有发病迅速、病势较急、膀胱区有锐利的疼痛和高度尿意、但不能排尿等特点。
小便不通
本病的病位在膀胱,膀胱气化不利是导致本病的直接原因,而膀胱的气化又与三焦密切相关,其中尤以下焦最为重要。临床有虚实之不同,主要有下焦湿热、肺气壅滞、中气不足、肾阳不足、肝气郁结、溺道瘀阻六种证型。
本症与小便不利和小便疼痛应注意区别。小便不利为尿量少而不畅:小便疼痛指小便时尿道疼痛感。
本症涉及现代医学的尿潴留,常见于肾及膀胱的疾病、前阴疾病以及心系疾病之中,如膀胱、前列腺、尿道病变引起,如肿瘤,结石、增生、水肿、炎症、腰椎麻醉、肛门会阴手术后、神经源性膀胱功能失调等。
小便不通病因与症状
(1)下焦湿热:小便量少难出,滴沥不畅,甚或不通,常伴尿痛、尿频、尿急,可有尿道灼痛,小腹胀痛难忍,兼见口苦口黏,渴不欲饮,大便不畅或秘结,舌质红,苔黄腻,脉沉数或濡数。
(2)肺气壅滞:小便不通,胸闷,咳嗽气急,呼吸不畅,或兼恶寒发热,口渴喜饮,大便秘结,舌质红或淡红,苔白或薄黄,脉濡数。
(3)中气不足:小便欲出不出,排尿无力,甚而尿闭不出,或身疲气短,头晕眼花,心悸怔忡,纳食减少,脘腹胀闷,小腹坠胀,大便稀溏,舌淡苔薄白,脉沉弱。
(4)肾阳不足:小便量少,排出无力,尿意频而排尿困难,面色淡白,神疲,肢冷畏寒,腰膝疫软,舌质淡有齿痕,苔薄白,脉沉细而尺弱,小便或不利,排尿无力,舌淡,苔白,脉沉细弱。
(5)肝气郁结:小便不通或通而不畅,小便胀急,多因精神紧张或惊恐而发,情志郁结,多烦善怒,两胁不舒,夜寐不安,多梦,口苦吞酸,舌红苔薄黄,脉弦,小便突然不通,或通而不畅,胁痛,口苦,舌苔薄白,脉弦。
(6)溺道瘀阻:尿液不通,或时通时闭,小腹胀满疼痛,舌质紫黯可见痛点,苔白或微黄,脉弦涩。
小便不通病因分析与诊断
(1)下焦湿热小便不通与肺气壅滞小便不通:皆为实证。下焦湿热小便不通病在下焦,湿热阻滞膀胱,气化失调,致小便不通,小便短黄,尿时灼热疼痛感,湿热内组下焦为主,肺气壅滞小便不通病本于上焦,而症现于下焦,因肺为水之上源,肺气失肃,水道通调不利,累及下焦而出现小便不通,气滞为主,尿黄不甚,一般无灼热感。
(2)中气不足小便不通与肾气不足小便不通:均属虚证,排尿困难无力。中气不足小便不通病在脾,气虚乏力则无力排尿,见脾运不健和中气下陷的表现,排尿困难时发时止,时轻时重,每因过度伤气而加重或诱发:肾气不足小便不通病在肾,肾气不化排尿无力,见肾阳亏虚之象,肾虚失约,尿意频频与排尿无力小便不通并见。
(3)肝气郁结型:本证由于情志失调,肝失调达,疏泄不利而小便不通,具肝气郁结之见症。
(4)溺道瘀阻型:本证属实证,因瘀血成块或砂石阻塞所致,主要表现为小腹胀闭、疼痛不移,或见腹中肿块.舌紫黯有瘀点,脉涩等见症。
艾灸疗法
取腰俞、命门、二白、曲骨、中极、关元、阴交、神阙、中脘、曲泉、章门、然谷、阴谷、肝俞、肾俞、小肠俞、志室、束骨、三阴交、归来、足三里、按照先灸腰背部穴位再灸胸腹部穴位、先灸头部后灸四肢、先灸上部后灸下部的顺序施灸。
最新阅读
湿热体质、艾灸穴位:脾俞:是脾的背俞穴,故脾俞穴是调理脾胃的要穴,除了可用于健脾祛湿外,还善于调理脾胃疾患如腹胀、腹泻、呕吐、纳呆、水肿等。 ...
背俞穴是脏腑之气输注之处,是阴病行阳的重要场所。用阳气灸阳位,可治疗五脏六腑虚损。...
阅读全文>>
2021-12-06 19:39:42
弯腰或是坐着让双腿下垂,用双手同时轻轻拍打双腿,由上至下反复拍打数遍,再用双手握拳置于双大腿和腿肚处,旋转揉动数十次。 ...
阅读全文>>
2021-12-06 19:30:35
涌泉穴是肾经的第一个穴位,也就是肾经的井穴,而井穴就是源头的意思,肾经之气犹如源泉之水,涌出灌溉周身四肢各处,固本扶正、强身健体! ...
阅读全文>>
2021-12-06 19:26:50
中医治病,不单纯是因病取穴,主要是辩证取穴,你的身体会给出最真实的答案,这个需要自己来琢磨和体会。...
阅读全文>>
2021-12-06 19:23: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