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穴位免费配穴指导,有任何关于艾灸方面的问题或配穴都可联系或留言。微信: aijiutop1 (←长按复制)

当前位置:艾灸TOP网首页>艾灸穴位 > 人体穴位 > 手部穴位 >

温溜穴的准确穴位图及作用

来源: 手部穴位 155 ℃ 作者:大圣

文章摘要:

温溜穴屈肘,在前臂背面桡侧,当阳穴溪穴与曲池穴连线上,腕横纹上5寸处。现代常用于治疗急性胃肠炎、扁桃体炎、腮腺炎、咽喉炎、面神经麻痹等。配曲池等主治急性咽喉肿痛:配

温溜穴(大肠经)wēnliū  
别名:逆注穴,蛇头穴,池头穴,地头穴,通注穴 

温溜穴

取穴方法:  
温溜穴屈肘,在前臂背面桡侧,当阳穴溪穴与曲池穴连线上,腕横纹上5寸处。  
温溜穴
温溜穴位描述  
屈肘,在前臂背面桡侧,当阳溪穴与曲池穴连线上,腕横纹上5寸处。共2穴(按身体对称轴对称,左右各l穴)。  
穴位解析:  
1)温溜。温,温热也,是对穴内气血物质性状的描述。溜,悄悄地走失也。该穴名意指偏历穴传来的天部之气在本穴悄悄地散失。本穴物质由偏历穴传来,为吸热后上升于天之天部的阳热之气。气血行至本穴后,因其所处为天之天部,外部环境对其的升温作用少,气态物质仍保留原来的余热而缓缓地散热蒸发,散失的情形如悄悄地溜走一般,故名。  
2)逆注。逆,反也。注,灌注也。逆注名意指本穴的气血物质为上行。注是对有形之物的形容,其运动方向向下。逆注即是与有形之物向下的灌注方向相反,而本穴气态物的运行方向正是如此,故名逆注。  
3)蛇头、池头、地头。蛇,头小身大之动物也。池,水池也。地,田地也。头,首也。蛇头、池头、地头皆是对本穴气血物质总量与输出量的比喻,意指输出量小也。蛇头与其身相比为小、池之头与其池相比为小、地之头与其地相比为小,故名。  
4)通注。通,通过、通行也。注,灌注也。通注名意指本穴的气血物质不光有悄悄地溜走散失的变化,气态物同时也不断地散热缩合如细雨之降归走本经,故名通注。  
5)大肠经郄穴。郄,空隙也。本穴物质为天部之气,其变化为不断地散失,微观下的穴位四周如有众多细小的空隙一般,故为大肠经郄穴。  
温溜穴的准确穴位图及作用
附注:温溜穴为手阳明经郄穴。  
温溜穴意义:大肠经的阳热经气在此聚集并缓慢蒸散。  
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天之天部的水湿云气,其性较干燥。  
运行规律:水湿云气以缓慢的蒸散之状循大肠经向上传输。  
功能作用:散发大肠经气血之热,向大肠经以外的天部提供水湿。  
主治疾病:  
头痛,面肿,咽喉肿痛,疔疮,肩背酸痛,肠鸣腹痛。  
温溜穴位的作用
温溜穴位的作用  
①急性肠鸣、腹痛等肠腑病证:②疔疮:③头痛、面肿、咽喉肿痛等头面病证:④肩背酸痛。现代常用于治疗急性胃肠炎、扁桃体炎、腮腺炎、咽喉炎、面神经麻痹等。配曲池等主治急性咽喉肿痛:配足三里、上巨墟主治肠鸣、腹痛。  
〖人体穴位配伍〗配合谷穴治头痛。  
〖治法〗有余于气则泻,不足则补,偏寒加灸。  
〖生理解剖〗在桡侧腕伸肌肌腹与拇长展肌之间;有桡动脉分支及头静脉;布有前臂背侧皮神经与桡神经深支。
养生保健:突然鼻出血时,可用拇指压迫温溜,过一会儿鼻血便会止住;若是脸上起了痘痘,及时揉温溜,第二天痘痘就下去。温溜有驱寒的作用,所以经常手凉、手心爱流冷汗的人可以多揉温溜。  
刺法:直刺0.5~1.0寸,局部酸胀,针感向手部放散。此穴在消化道溃疡穿孔时常出现压痛,与它穴配合可做出诊断。  
灸法:艾炷灸或温针灸3~5壮,艾条灸5~10分钟。  
按摩:按法、点法、揉法、按揉法、点揉法、点按法、掐法、拇指弹拨法等。

相关内容推荐

与”温溜穴的准确穴位图及作用“相关图片

最新阅读
艾灸穴位| 人体穴位 | 实用常见病艾灸疗法 | 十二经络 | 穴位治百病 | 穴位专题 |

本站的部分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如不慎侵犯到您的权益,请联系QQ:1105587936,我们会在36小时内删除。特别声明:网站部分信息来源于自互联网和网友上传,只为方便大家查询浏览,请自行核对信息的真实情况,本站将不承担任何责任!特别提醒:本站由于资料众多,难免有部分资料出错或者表述未清楚,感谢各位专家指导,本站将继续努力!

Copyright © 2018-2023 艾灸TOP www.aijiutop.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803320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