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摘要:
地五会属足少阳胆经。凡两经相交处之穴,曰会。本穴为足少阳之气,与其他五经之气会和处。现代常用于治疗神经性头痛、结膜炎、神经性耳鸣、乳腺炎等。配睛明、瞳子髎、风池主
地五会(Dìwǔhuì)
【所属经络】
足少阳胆经
【国际代码】
GB42
【定位】
在足背外侧,当足4趾本节(第4跖趾关节)的后方,第4、5跖骨之间,小趾伸肌腱的内侧缘。
地五会,经穴名。出自《针灸甲乙经》。属足少阳胆经。凡两经相交处之穴,曰会。本穴为足少阳之气,与其他五经之气会和处。以此之一,会彼之五,足方象地,故称地五会。
地五会穴位描述
第4、5趾骨之间,小趾伸肌腱的内侧缘。共2穴(按身体对称轴对称,左右各1穴)。
生理解剖
有足背静脉网,第四跖背侧动、静脉;布有足背中间皮神经。
地五会穴下皮肤、皮下组织、足背筋膜、骨间背侧肌。皮肤由足背外侧皮神经和足背中间皮神经分布。跗外侧动脉发自足背动脉(在距骨颈处),向前外行于足背,发交通支连于弓形动脉。
层次解剖:皮肤→皮下组织→趾长伸肌腱→趾短伸肌腱外侧→第四骨间背侧肌→第三骨间足底肌。
布有足背中间皮神经分支,足背动、静脉网,第四跖骨背动、静脉。
地五会穴解析
地,地部也。五,五脏六腑也。会,交会也。该穴名意指天、地二部的寒湿水气在此交会。本穴所处为足背外侧陷者中,胆经上部经脉足临泣穴传来的气血又为天部的寒湿风气及地部的寒冷水湿,穴外天部的飘散阳气至此后因本穴气血的寒冷收引而化雨冷降穴内,穴外地部的溢流水液也汇入本穴,本穴如同五脏六腑的气血汇合而成,且气血为地部经水,故名。五会名意与地五会同。
地五会的准确穴位图
【取穴法】
坐位或仰卧位,小趾向上翘起。在第4、5跖骨之间可见一凸起肌腱(即小趾伸肌腱),在该肌腱的内侧缘凹陷处,即为本穴。
地五会穴位位置
地五会穴在足背外侧,当足4趾本节(第4跖趾关节)的后方,第4、5跖骨之间,小趾伸肌腱的内侧缘。
地五会穴位于足背部,当第四五跖骨间,靠小趾伸肌腱的内侧缘,侠溪穴上1寸处。
【主治病症】
①头痛,目赤肿痛,耳鸣,耳聋等头面五官病证;②胁痛,足跗肿痛;③乳痈。
地五会穴的作用
①头痛,目赤肿痛,耳鸣,耳聋等头面五官室内证;②胁痛,足跗肿痛;③乳痈。现代常用于治疗神经性头痛、结膜炎、神经性耳鸣、乳腺炎等。配睛明、瞳子髎、风池主治目赤肿痛:配乳根、膻中、足三里主治乳痈。
地五会穴的作用
地五会穴意义:天、地二部的寒湿水气在此交会。
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地部经水。
运行规律:循胆经下传侠溪穴。
功效与作用:收降水液、舒肝消肿,通经活络。地五会穴有清肝泄胆、聪耳明目的作用。
【艾灸参数】
隔物灸仪艾灸时间:20-40分钟;温度:38-45℃;
艾条悬灸时间:5-10分钟;
艾炷灸时间:3-5壮。
【经验应用】
现代常用于治疗神经性头痛、结膜炎、神经性耳鸣、乳腺炎等。配睛明、瞳子髎、风池主治目赤肿痛;配乳根、膻中、足三里主治乳痈。
文献摘要
《针灸甲乙经》:内伤唾血不足,外无膏泽,刺地五会。
《铜人腧穴针灸图经》:治内伤唾血,足外皮肤不泽,乳肿。
《针灸大成》:主腋痛,内损唾血,足外无膏泽,乳痈。
《席弘赋》:配三里,治耳内蝉鸣,腰欲折。
最新阅读
湿热体质、艾灸穴位:脾俞:是脾的背俞穴,故脾俞穴是调理脾胃的要穴,除了可用于健脾祛湿外,还善于调理脾胃疾患如腹胀、腹泻、呕吐、纳呆、水肿等。 ...
背俞穴是脏腑之气输注之处,是阴病行阳的重要场所。用阳气灸阳位,可治疗五脏六腑虚损。...
阅读全文>>
2021-12-06 19:39:42
弯腰或是坐着让双腿下垂,用双手同时轻轻拍打双腿,由上至下反复拍打数遍,再用双手握拳置于双大腿和腿肚处,旋转揉动数十次。 ...
阅读全文>>
2021-12-06 19:30:35
涌泉穴是肾经的第一个穴位,也就是肾经的井穴,而井穴就是源头的意思,肾经之气犹如源泉之水,涌出灌溉周身四肢各处,固本扶正、强身健体! ...
阅读全文>>
2021-12-06 19:26:50
中医治病,不单纯是因病取穴,主要是辩证取穴,你的身体会给出最真实的答案,这个需要自己来琢磨和体会。...
阅读全文>>
2021-12-06 19:23: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