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摘要:
膝关穴位于在小腿内侧,当胫骨内髁的后下方,阴陵泉后1寸,腓肠肌内侧头的上部。主治膝膑肿痛,寒湿走注,历节风痛,下肢痿痹。
膝关穴位描述
胫骨内上髁的后下方,阴陵泉后1寸。共2穴(按身体对称轴对称,左右各1穴)。
膝关穴
膝关穴(肝经)xīɡuān
别名:阴关穴
膝关穴的准确位置图
取穴方法:
膝关穴位于人体的小腿内侧,当胫骨内髁的后下方,阴陵泉穴后1寸,腓肠肌内侧头的上部。
穴位解析:
膝关。膝,指穴在膝部也。关,关卡也。该穴名意指肝经的上行之气中滞重水湿在此沉降。本穴物质为中都穴传来的阴湿水气,至本穴后,滞重的水湿无力上行而沉降于下,只有少部分水气吸热后继续上行,本穴如同关卡一般阻挡滞重水湿的上行,故名。阴关名意与膝关同。
膝关穴意义:肝经的上行之气中滞重水湿在此沉降。
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天部的阴湿水气。
运行规律:大部分滞重水湿冷降归地,小部分水气吸热后横向飘行于曲泉穴。
功能作用:降浊升清。
膝关穴位的作用
膝髌肿痛,下肢痿痹。现代常用于治疗膝关节炎等。配梁丘、血海、膝眼主治膝髌肿痛。
主治疾病:
膝膑肿痛,寒湿走注,历节风痛,下肢痿痹。
〖人体穴位配伍〗配足三里穴、血海穴、阴市穴、阳陵泉穴、髀关穴、伏兔穴、丰隆穴治中风下肢不遂、小儿麻痹等;配委中穴、足三里穴治两膝红肿疼痛。
膝关配梁丘、血海、阳陵泉、足三里、膝眼,有消肿止痛的作用,主治膝膑肿痛。
膝关配阳陵泉、膝眼、犊鼻、委中、鹤顶,有祛风活络,舒筋止痛的作用,主治膝关节炎。
〖治法〗寒则先泻后补或点刺出血或灸,热则泻针出气。
〖生理解剖〗在胫骨内侧后下方,腓肠肌内侧头的上部;深部有胫后动脉;布有腓肠内侧皮神经,深层为胫神经。
保健养生
中医认为,肝主筋,肾主骨。中医认为肝肾虚衰就会造成筋骨失养,膝冷无力,如遇关节过劳和风寒湿邪侵袭,又可造成气血凝滞,经络瘀阻不通而使得膝关节疼痛。
膝关节具有祛湿散风、通经活络的功效。对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膝关节疼痛,都有着不错的疗效。有的人在下蹲,会感觉到膝盖疼痛,有的人在走路运动,劳动过度后会感觉到膝盖疼痛,这时候应该节约使用关节,减少剧烈运动,尤其是上下楼梯和爬山。必要时可以使用拐杖来减轻膝关节承受的压力。除此之外在出现膝关节疼痛时,对膝关穴进行按摩,以此来舒经通络,减轻痛苦。如果你有各种原因引起的膝关节疼痛,刺激膝关穴会有很好的疗效。
保健方法:
1、点按法:将拇指按在膝关穴上,逐渐用力深按,此时会有酸胀痛的感觉,保持5-6秒后松开,一压一松为一个循环,点按膝关穴5-10分钟;
2、按揉法:将拇指放在膝关穴处,然后以穴位为中心,保持一定的力量进行旋转按揉,每次按揉5-10分钟;
3、艾灸法:可采用温和灸的方法,每次艾灸10-15分钟。
最新阅读
湿热体质、艾灸穴位:脾俞:是脾的背俞穴,故脾俞穴是调理脾胃的要穴,除了可用于健脾祛湿外,还善于调理脾胃疾患如腹胀、腹泻、呕吐、纳呆、水肿等。 ...
背俞穴是脏腑之气输注之处,是阴病行阳的重要场所。用阳气灸阳位,可治疗五脏六腑虚损。...
阅读全文>>
2021-12-06 19:39:42
弯腰或是坐着让双腿下垂,用双手同时轻轻拍打双腿,由上至下反复拍打数遍,再用双手握拳置于双大腿和腿肚处,旋转揉动数十次。 ...
阅读全文>>
2021-12-06 19:30:35
涌泉穴是肾经的第一个穴位,也就是肾经的井穴,而井穴就是源头的意思,肾经之气犹如源泉之水,涌出灌溉周身四肢各处,固本扶正、强身健体! ...
阅读全文>>
2021-12-06 19:26:50
中医治病,不单纯是因病取穴,主要是辩证取穴,你的身体会给出最真实的答案,这个需要自己来琢磨和体会。...
阅读全文>>
2021-12-06 19:23: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