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摘要:
厥阴俞穴属足太阳膀胱经,心包之背俞穴,别名厥俞。厥,通阙,阙乃古代宫癜、陵墓等的卫外建筑,用于厥阴经之名,指厥阴经气血为心血的气化之气。厥阴俞名意指心室外卫心包中
厥阴俞穴也叫厥俞穴,属足太阳膀胱经,寒则补之灸之,热则泻针出气。经常按摩厥阴俞穴对治疗咳嗽,胸闷,呕吐,失眠及风湿性心脏病,心动过速,心律不齐,心绞痛,肋间神经痛等相关疾病有特效。厥阴俞穴位于背部,当第4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
【厥阴俞穴名解】
出处:《备急千金要方》:“胸中隔气,聚痛好吐,灸厥阴俞随年壮。”

别名:厥俞,厥俞,心包俞,关俞。
1、厥阴俞。厥,通阙,阙乃古代宫癜、陵墓等的卫外建筑,用于厥阴经之名,指厥阴经气血为心血的气化之气。厥阴俞名意指心室外卫心包中的干热之气由此外输膀胱经。
2、关俞。关,关卡也。俞,输也。关俞名意指心脏中的血液被关卡于内,而血液的气化之气则由本穴外输膀胱经。
【解剖位置】
有斜方肌、菱形肌,深层为最长肌;布有第四肋间动、静脉后支;正当第四或第五胸神经后支的皮支,深层为第四胸神经后支外侧支。
厥阴俞穴的准确位置图
厥阴俞穴位描述
第4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共2穴(按身体对称轴对称,左右备l穴)。

【厥阴俞穴位位置图】
厥阴俞穴位于人体的背部,当第4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
【厥阴俞穴的功能特性】
穴义:心室外卫心包中的阳热之气由此输入膀胱经。
特异性:心包之背俞穴。
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较高温态的阳热之气,富含水湿。
运行规律:由心室的外卫心包中外输膀胱经。
功能作用:外泄心包之热。
治法:寒则补之灸之,热则泻针出气。
厥阴俞穴位的作用
①心痛,心悸。②咳嗽,胸闷。③呕吐。现代常用于治疗心绞痛、心肌炎、风湿性心脏病、神经衰弱、肋间神经痛等。配神门、足临泣主治心痛:配神门主治失眠。
【按摩厥阴俞穴位的作用】
1、缓解治疗咳嗽、呕吐、胸闷等
2、缓解治疗心跳过速、心率不齐、心绞痛、风湿性心脏病等
3、克服懦弱性格,缓解治疗失眠、肋间神经痛等

穴位配伍
厥阴俞穴配内关穴治心痛、心悸;
厥阴俞穴配膻中穴,为俞募配穴法,有宽胸理气,活血止育的作用,主治心痛心悸,胸满,烦闷;
厥阴俞穴配内关穴、胃俞穴,有利膈理气和胃的作用,主治胃痛,呕吐;
厥阴俞穴配间使穴、神门穴,有养心宁神的作用,主治心烦失眠,神经衰弱。
【针刺厥阴俞穴的方法】
厥阴俞穴斜刺0.3-0.5寸。
【按摩厥阴俞穴位止咳的手法】
不管你是急性咳嗽还是喉咙有异物存在造成的咳嗽,只要用力按压厥阴俞穴位6秒钟(前提是必须边吐气边进行),只要重复三次。都会止咳。
【按摩厥阴俞穴位克服懦弱性格的手法】
按压时挺起胸部,缓缓吐气,同时按压按摩厥阴俞穴位6秒钟,每次重复10次,就会得到很好的效果。
【厥阴俞穴的穴位解剖】
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斜方肌、菱形肌、骶棘肌。皮肤由第三、四、五胸神经后支重叠分布。该穴正对第四肋间隙。其结构包括肋间肌、肌间血管和神经。肋间肌由外向内可分为肋间外、内和最内肌。肋间最内肌菲薄,或不成层,肋间血管、神经通行于肋间内和最内肌之间,因最内肌不成为完整的一层,所以胸膜炎时,可波及肋间神经,出现肋间神经痛的症状。
【厥阴俞穴的主治病症】
1、循环系统疾病:心绞痛,心肌炎,风湿性心脏病,心外膜炎;
2、精神神经系统疾病:神经衰弱,肋间神经痛;
3、其它:胃炎,齿神经痛等。
【厥阴俞穴的现代研究】
有报道电刺激本穴与足三里对室性期前收缩有抑制作用。
最新阅读
湿热体质、艾灸穴位:脾俞:是脾的背俞穴,故脾俞穴是调理脾胃的要穴,除了可用于健脾祛湿外,还善于调理脾胃疾患如腹胀、腹泻、呕吐、纳呆、水肿等。 ...
背俞穴是脏腑之气输注之处,是阴病行阳的重要场所。用阳气灸阳位,可治疗五脏六腑虚损。...
阅读全文>>
2021-12-06 19:39:42
弯腰或是坐着让双腿下垂,用双手同时轻轻拍打双腿,由上至下反复拍打数遍,再用双手握拳置于双大腿和腿肚处,旋转揉动数十次。 ...
阅读全文>>
2021-12-06 19:30:35
涌泉穴是肾经的第一个穴位,也就是肾经的井穴,而井穴就是源头的意思,肾经之气犹如源泉之水,涌出灌溉周身四肢各处,固本扶正、强身健体! ...
阅读全文>>
2021-12-06 19:26:50
中医治病,不单纯是因病取穴,主要是辩证取穴,你的身体会给出最真实的答案,这个需要自己来琢磨和体会。...
阅读全文>>
2021-12-06 19:23: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