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摘要:
膈关穴位于背部,当第7胸椎棘突下,旁开3寸。膈关穴属足太阳膀胱经,针灸穴位,有外散膈膜之热之作用功效。经常按摩膈关穴对治疗呕吐,呃逆,噎膈,脊背疼痛,及肋间神经痛等相
膈关(Géguān)
【所属经络】
足太阳膀胱经
【国际代码】
BL46
【定位】
在背部,当第7胸椎棘突下,旁开3寸。
膈关穴位描述
第7胸椎棘突下,旁开3寸。共2穴(按身体对称轴对称,左右各1穴)。

【名词解析】
膈关穴:“膈”,心之下、脾之上也;“关”,关卡也。该穴名意指膈膜中的阳气由此上输膀胱经,故名“膈关”。
膈关穴属足太阳膀胱经,针灸穴位,有外散膈膜之热之作用功效。经常按摩膈关穴对治疗呕吐,呃逆,噎膈,脊背疼痛,及肋间神经痛等相关疾病有特效。膈关穴位于背部,当第7胸椎棘突下,旁开3寸。布有第六、七胸神经后支的内侧皮支及外侧支,及肋间动、静脉。
【膈关穴的生理解剖】
有背阔肌,髂肋肌;有第七肋间动、静脉背侧支;布有第六胸神经后支。
膈关穴的准确穴位图
【简易取穴】
侧卧位,先在背部找到第7颈椎,再向下数7个突起脊椎骨,为第7胸椎,在其棘突下旁开3横指处即是。

【取穴法】
正坐或俯卧位。从两肩胛骨下角水平连线与脊柱相交所在的椎体(即第7椎体)的棘突下缘旁开量4横指,按压有酸胀感处,即为本穴。
【主治病症】
①胸闷、嗳气、呕吐等气逆病证;②脊背强痛。
【功效主治】
和胃降逆,宽胸理气。适用于胸闷,嗳气,呕吐,脊背强痛。
膈关穴的作用
①胸闷、暖气、呕吐等气逆病证:②脊背强痛。现代常用于治疗膈肌痉挛、肋间神经痛、食道狭窄、肠炎等。配内关主治呃逆:配秩边、京骨主治背痛。

【艾灸参数】
隔物灸仪艾灸时间:30-40分钟;温度:38-50℃;
艾条悬灸时间:10-15分钟;
艾炷灸时间:3-5壮。
【经验应用】
现代常用于治疗膈肌痉挛、肋间神经痛、食道狭窄、肠炎等。配内关主治呃逆;配秩边、京骨主治背痛。
【养生妙法】
用手指指端按揉膈关穴,每次1~3分钟,缓解嗳气、呕吐,长期坚持按摩,能调理胃肠及缓解脊背强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