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塞,或称鼻堵,鼻不通气,是指呼吸之气通过鼻腔时受阻而言。在古代医学文献中,鼻塞又称鼻窒,一般认为窒,塞也。根据病因、病理的不同,临床上有发作性、交替性、持续性、
鼻塞
【概述】鼻塞,或称鼻堵,鼻不通气,是指呼吸之气通过鼻腔时受阻而言。

在古代医学文献中,鼻塞又称鼻窒,一般认为窒,塞也。根据病因、病理的不同,临床上有发作性、交替性、持续性、间隔性等不同的表现。
本症多因风邪外袭、气虚邪滞所致。
本症可见于现代医学的急、慢性鼻炎,急、慢鼻窦炎,鼻息肉,鼻腔、鼻窦肿物等。
【症状】
(l)风邪外袭:外感风寒者鼻塞较重,喷嚏频作,涕多而清稀,鼻音重浊,伴头痛、身痛、无汗、恶寒,舌淡、苔薄白,脉浮紧;外感风热者鼻塞而干,时重时轻,或鼻痒气热,涕少黄稠,发热恶风,头痛咽痛,口渴喜饮,舌质红、苔白或微黄,脉浮数。
(2)气虚邪滞:鼻塞时轻时重或昼轻夜重,涕黏而稀,遇寒加重,头晕头重,舌淡红、苔薄白,脉缓。兼肺气虚者鼻腔发痒闷胀,喷嚔频作,鼻塞,流清涕,自汗;兼脾气虚者气短音低,倦怠懒言,纳差,腹胀、腹泻,兼肾气虚者形寒肢冷,腰膝痠软,舌胖而淡、苔薄白,脉虚弱。
【病因分析与鉴别】
(1)风邪外袭:风寒鼻塞与风热鼻塞,二证均为风邪外袭所致,风寒鼻塞,系风寒犯肺,肺气失宣。风热鼻塞,因风热上扰,鼻塞不通。前者以鼻流清涕,鼻黏膜稍红为主;后者,鼻涕黄稠,鼻黏膜红明显。因风寒者,当疏风散寒通窍之法。因风热者,宜疏风清热通窍。
(2)气虚邪滞:肺开窍于鼻,肺气虚,鼻失荣养以致鼻塞不通。
【艾灸取穴】
灸序 | 穴位名 | 参考温度(℃) | 参考时间(分钟) | 备注 |
---|---|---|---|---|
第1天 | 风门 | 54 | 40 | 双穴 |
阳陵泉 | 48 | 30 | 双穴 | |
神阙 | 54 | 60 | 单穴 | |
第2天 | 百会 | 52 | 30 | 单穴 |
神庭 | 52 | 30 | 单穴 | |
支沟 | 48 | 30 | 双穴 | |
神阙 | 54 | 60 | 单穴 | |
第3天 | 大椎 | 52 | 40 | 单穴 |
命门 | 54 | 60 | 单穴 | |
合谷 | 48 | 30 | 双穴 | |
神阙 | 54 | 60 | 单穴 | |
第4天 | 风府 | 50 | 40 | 单穴 |
风池 | 52 | 30 | 双穴 | |
悬钟 | 48 | 30 | 双穴 | |
神阙 | 54 | 60 | 单穴 | |
第5天 | 大肠俞 | 54 | 40 | 双穴 |
大陵 | 48 | 30 | 双穴 | |
列缺 | 48 | 30 | 双穴 | |
神阙 | 54 | 60 | 单穴 |
【案例】
【艾灸体会】

相关内容推荐
与”鼻塞艾灸穴位及治疗方法“相关图片
与”鼻塞艾灸穴位及治疗方法“相关文章
- 鼻炎怎么治鼻流涕的艾灸疗法 2019/02/19
- 耳胀耳闭怎么治艾灸疗法及穴位 2019/02/19
- 耳鸣耳聋治疗方法及艾灸穴位 2019/02/19
- 鼻衄是什么意思艾灸疗法 2019/02/19
- 鼻肿的艾灸疗法如何取穴位 2019/02/19
- 鼻痒怎么回事治疗方法艾灸穴位 2019/02/18
湿热体质如何调理?不同体质艾灸方法不同
怎么补阳气?艾灸背俞穴补阳气有效治疗咳喘
腿脚不灵便,这套健腿操锻炼起来!
补肾强体找这个穴,灸透此穴从脚补到头!
不单纯是因病取穴,主要是辩证取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