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摘要:
呕吐主要是由于肝气犯胃、痰饮伏胃、脾胃虚弱所导致。痰饮伏胃由于痰饮内伏,阻遏胃气,经行时加重了胃气的壅滞,气逆于上而发生呕吐。
经行呕吐艾灸穴位及治疗方法
经行呕吐概述
妇女月经来潮前或值经期,出现呕吐,经后逐渐停止,随月经周期呈现周期性发作者,称为“经行呕吐”,若月经期内偶而发生一、二次呕吐者,则不作经行呕吐论。
呕吐的原因
经行呕吐病因与症状
(1)肝气犯胃:经行之际,呕吐频作,吞酸吸气,心烦易怒,纳呆神疲。经前胸闷乳胀,月经量少,色红有块。舌红,苔薄白,脉弦滑。
(2)痰饮伏胃:经行之际,呕吐痰涎。兼有口黏纳呆,饮水即吐,头晕心悸。月经后错,量少色淡。舌淡红,苔白腻,脉滑。
(3)脾胃虚弱:经行之,呕吐食物,食少腹胀,大便泄泻。月经先期,量多色淡,或后期量少。偏寒者呕吐多为清水,面色咣白,四肢不温,舌质淡嫩,脉沉细。偏热者多为干呕,口燥咽干,胃中嘈杂,舌质红,苔光剥少津,脉细。
经行呕吐病因分析与诊断
经行呕吐主要是由于肝气犯胃、痰饮伏胃、脾胃虚弱所导致。
肝气犯胃主要由于郁怒伤肝,肝失条达,横逆犯胃,胃失和降,经前或经期冲气旺盛,而致阳明胃气壅滞不降,气逆于上,发生呕吐。同时伴有肝气不舒胸闷乳胀等症状,以脾胃素虚,运化失常,经行之际,气随脾胃更弱,致使清气下陷,浊气不降而上逆,发生呕吐:痰饮伏胃由于痰饮内伏,阻遏胃气,经行时加重了胃气的壅滞,气逆于上而发生呕吐。
艾灸疗法
取内关、阴交、神阙、中脘、太冲、期门、脾俞、胃俞、三阴交、阴陵泉、梁门、足三里、丰隆、按照先灸腰背部穴位再灸胸腹部穴位、先灸头部后灸四肢、先灸上部后灸下部的顺序施灸。
最新阅读
湿热体质、艾灸穴位:脾俞:是脾的背俞穴,故脾俞穴是调理脾胃的要穴,除了可用于健脾祛湿外,还善于调理脾胃疾患如腹胀、腹泻、呕吐、纳呆、水肿等。 ...
背俞穴是脏腑之气输注之处,是阴病行阳的重要场所。用阳气灸阳位,可治疗五脏六腑虚损。...
阅读全文>>
2021-12-06 19:39:42
弯腰或是坐着让双腿下垂,用双手同时轻轻拍打双腿,由上至下反复拍打数遍,再用双手握拳置于双大腿和腿肚处,旋转揉动数十次。 ...
阅读全文>>
2021-12-06 19:30:35
涌泉穴是肾经的第一个穴位,也就是肾经的井穴,而井穴就是源头的意思,肾经之气犹如源泉之水,涌出灌溉周身四肢各处,固本扶正、强身健体! ...
阅读全文>>
2021-12-06 19:26:50
中医治病,不单纯是因病取穴,主要是辩证取穴,你的身体会给出最真实的答案,这个需要自己来琢磨和体会。...
阅读全文>>
2021-12-06 19:23: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