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摘要:
行间穴在足背侧,当第1、2趾间,趾蹼缘的后方赤白肉际处。现代常用于治疗高血压、青光眼、结膜炎、睾丸炎、功能性子宫出血、肋间神经痛等。配耳尖、太阳主治目赤肿痛。
行间(Xíngjiān)
【所属经络】
足厥阴肝经
【国际代码】
LR2
【特定穴】
荥穴
【定位】
在足背侧,当第1、2趾间,趾蹼缘的后方赤白肉际处。
行间为经穴名。出《黄帝内经灵枢·本输》。属足厥阴肝经。行间是足厥阴肝经的荥穴,五行属火。行即行走,间即中间,此穴在第一、二趾缝端,经气行走其间,故名行间。
行间穴
行间穴位描述
当第l、2趾间,趾蹼缘的后方赤白肉际处。共2穴(按身体对称轴对称,左右各1穴)。
【腧穴释义】
行间。行,行走、流动、离开也。间,二者当中也。该穴名意指肝经的水湿风气由此顺传而上。本穴物质为大敦穴传来的湿重水气,至本穴后吸热并循肝经向上传输,气血物质遵循其应有的道路而行,故名。
肝经荥穴。荥,极小的水流也。本穴物质为大敦穴传来的滞重水气,至本穴后,水湿冷降而成为地部经水,水量极小,故为肝经荥穴。
本穴属火。属火,指本穴气血运行变化表现出的五行属性。本穴物质为大敦穴传来的滞重水气,至本穴后,大部分滞重水湿冷降归地而不能成为肝经的上行气血,只有小部分水湿吸热胀散而上行,此部分气血表现出火的炎上特征,故其属火。
附注:肝经荥穴。
特异性:五输穴之一,本经荥穴,五行属水。
行间穴的准确穴位图
【取穴法】
第1步:坐位或仰卧位;
第2步:在足背侧,第1、2趾两趾之间连接处的缝纹头,按压有凹陷处,即为本穴。
行间穴:清泄肝火,疏肝理气,熄风潜阳
【穴位解剖】
有足背静脉网;第一趾背侧动、静脉;腓神经的跖背侧神经分为趾背神经的分歧处。
【功能主治】
功能:清泄肝火,疏肝理气,熄风潜阳。
主治:主治头目,肝肾前因,神志等疾患,如头痛目眩,雀目内障,目赤红肿,迎风流泪,疝气,茎中痛,月经不调,崩漏带下,症瘕积聚,遗精白浊,遗尿,癃闭,厥证,善惊,癫痫,中风,急慢惊风,厥心痛,咳逆,呕吐,胸胁痛,少腹肿,手足拘急,四肢厥冷,口眼歪斜等。
行间穴位的作用
①中风、癫痫、头痛、目眩、目赤肿痛、青盲、口歪等肝经风热所致病证:②月经不调,痛经,崩漏,带下等妇科病证:③遗尿、癃闭等泌尿系病证:④疝气:⑤胸胁胀痛。现代常用于治疗高血压、青光眼、结膜炎、睾丸炎、功能性子宫出血、肋间神经痛等。配耳尖、太阳主治目赤肿痛。
【穴位配伍】
配睛明,太阳,有清肝凉血、活络止痛的作用,主治目赤肿痛;
配合百会,风池,率谷,有祛风活血止痛的作用,主治偏头痛;
配气海,地机,三阴交,有行气活血止痛的作用,主治痛经。
【刺灸法】
直刺0.5-0.8寸,艾炷灸3-5壮,艾条灸5-10分钟。
行间穴:清泄肝火,疏肝理气,熄风潜阳
【临床运用】
现代常用于原发性高血压病、青光眼、肋间神经痛、神经衰弱、神经分裂症、小儿惊风、失眠、牙痛、齿龈炎、扁桃体炎、心悸、肠疝痛、足跟痛、腹膜炎、便秘、消化不良,功能性子宫出血、阴茎痛、睾丸炎、糖尿病、红斑性狼疮等。
另外实验研究显示,针刺行间穴,可使不同代偿功能的原发性青光眼的眼压在短时间内下降;若与人中,后溪配伍,针治因血钙降低而引起的手足抽搐症,可使血钙增高,症状消失。
最新阅读
湿热体质、艾灸穴位:脾俞:是脾的背俞穴,故脾俞穴是调理脾胃的要穴,除了可用于健脾祛湿外,还善于调理脾胃疾患如腹胀、腹泻、呕吐、纳呆、水肿等。 ...
背俞穴是脏腑之气输注之处,是阴病行阳的重要场所。用阳气灸阳位,可治疗五脏六腑虚损。...
阅读全文>>
2021-12-06 19:39:42
弯腰或是坐着让双腿下垂,用双手同时轻轻拍打双腿,由上至下反复拍打数遍,再用双手握拳置于双大腿和腿肚处,旋转揉动数十次。 ...
阅读全文>>
2021-12-06 19:30:35
涌泉穴是肾经的第一个穴位,也就是肾经的井穴,而井穴就是源头的意思,肾经之气犹如源泉之水,涌出灌溉周身四肢各处,固本扶正、强身健体! ...
阅读全文>>
2021-12-06 19:26:50
中医治病,不单纯是因病取穴,主要是辩证取穴,你的身体会给出最真实的答案,这个需要自己来琢磨和体会。...
阅读全文>>
2021-12-06 19:23: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