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摘要:
大包,经穴名。出《灵枢·经脉》。属足太阴脾经。脾之大络。右侧胸部,腋中线上,当第6肋间隙处。布有第七肋间神经及胸长神经末支;胸背动、静脉及第七肋间动、静脉,主治胸肋满
大包(Dàbāo)
【所属经络】
足太阴脾经
【国际代码】
SP21
【特定穴】
脾之大络
大包穴
【定位】
在侧胸部,腋中线上,当第6肋间隙处。
名称释义
1)大,穴内气血涉及的范围为大、为广也。包,裹也、受也。本穴物质为大包穴上部区域流落下来的地部经水,因本穴位处肉之陷的低地势点,地部的泥水混合物在本穴汇聚并由本穴的地部孔隙内传脾脏,气血物质在此有如收裹之状,故名大包。
2)脾之大络。络,联络也。本穴物质为地部经水汇聚而成,且为各经流散于经穴之外的地部水液,经水中包含众多的脾土物质,并由本穴回流脾脏,本穴有联络各部脾土物质的功用,故为脾之大络。
大包穴位描述
在侧胸部腋中线上,当第6肋间隙处。共2穴(按身体对称轴对称,左右各1穴)。
大包穴的准确穴位图
【取穴法】
第1步:正坐侧身或仰卧;
第2步:从乳头向下循摸两个间隙(乳头约平第4肋间隙);
第3步:该肋间隙与腋中线(沿腋窝中点向下所作的垂线)的交点处,即为本穴。
【主治病症】
①气喘;②胸胁痛;③全身疼痛,四肢无力。
大包穴位的作用
①气喘:②胸胁痛:③全身疼痛,四肢无力。现代常用于治疗支气管哮喘、肋间神经痛、肢体疼痛等。
大包穴属足太阴脾经,为“脾之大络”,有“总统阴阳诸络、灌溉五脏六腑,无所不包”之意。刺激大包穴能起到健脾养血,通经活络,除湿化痰,祛瘀止痛之效,适用于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骨质退行性变等引起的关节疼痛、疲软、乏力等病症。临床上运用大包、大杼、肾俞等穴位结合治疗早期类分湿性关节炎,能有效缓解期关节疼痛,并改善关节活动,防治关节畸形。另外,临床上大包穴亦可治疗胸胁痛、气喘、急性扭伤等。
操作方法:
按揉法:患者正坐侧身,平静呼吸,右手食指及中指指腹点按左侧大包穴,按而揉之,使大包穴处产生明显的酸、麻、重、胀感,最后用掌心轻揉,轻轻拍打腋下放松。左右两侧交替进行,按揉10-15分钟,每天1-2次。
【艾灸参数】
隔物灸仪艾灸时间:30-50分钟;温度:38-45℃;
艾条悬灸时间:5-10分钟;
艾炷灸时间:3-5壮。
【经验应用】
①现代常用于治疗支气管哮喘、肋间神经痛、肢体疼痛等。
②《马氏温灸法》:治脾约证配商丘。
最新阅读
湿热体质、艾灸穴位:脾俞:是脾的背俞穴,故脾俞穴是调理脾胃的要穴,除了可用于健脾祛湿外,还善于调理脾胃疾患如腹胀、腹泻、呕吐、纳呆、水肿等。 ...
背俞穴是脏腑之气输注之处,是阴病行阳的重要场所。用阳气灸阳位,可治疗五脏六腑虚损。...
阅读全文>>
2021-12-06 19:39:42
弯腰或是坐着让双腿下垂,用双手同时轻轻拍打双腿,由上至下反复拍打数遍,再用双手握拳置于双大腿和腿肚处,旋转揉动数十次。 ...
阅读全文>>
2021-12-06 19:30:35
涌泉穴是肾经的第一个穴位,也就是肾经的井穴,而井穴就是源头的意思,肾经之气犹如源泉之水,涌出灌溉周身四肢各处,固本扶正、强身健体! ...
阅读全文>>
2021-12-06 19:26:50
中医治病,不单纯是因病取穴,主要是辩证取穴,你的身体会给出最真实的答案,这个需要自己来琢磨和体会。...
阅读全文>>
2021-12-06 19:23: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