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为纯阳之性的疗法,和女性阴性体质相配,同时艾灸法本身的促气血运行的作用机理又特别突出,应合女性主“血”的生理特性

女人每天艾灸好吗

女人艾灸穴位


女性艾灸注意事项
病名 |
主要证见 |
艾灸治疗选穴 |
艾灸方法 |
艾灸时间 |
血虚型月经不调 |
月经后期,量少色淡 |
膻中、关元、子宫、内关、涌泉 |
隔姜灸或温和灸 |
关元子宫不得低于20分钟,内关、涌泉各10分钟。 |
肾虚型月经不调
|
月经初潮较迟,经期延后,量少 |
八髎穴、归来、三阴交 |
隔姜灸或温和灸 |
归来不低于10分钟;八髎穴不低于15分钟,三阴交10分钟。
|
血寒型月经不调
|
证见月经后期,量少色暗,有块。 |
关元、八髎穴、三阴交、足三里 |
隔姜灸或温和灸 |
关元、八髎穴艾灸20分钟,足三里三阴交各10分钟。 |
气郁型月经不调
|
证见月经后期,量少色暗有块 |
关元、命门、肩井、太冲 |
隔姜灸 |
关元、命门各20分钟、肩井、太冲各10分钟。
|
血崩 |
经血非时暴下不止 |
双侧隐白穴 |
隔姜灸 |
每日3~4次,停止后在巩固2-3次 |
闭经 |
发生连续3个月以上停经的 |
神阙、关元、肝俞、膈俞、肾俞、足三里、三阴交、血海、太冲
|
隔姜灸 |
每穴15-20分钟,7日一个疗程,中间间隔2-3天,经期停。 |
痛经 |
腰部及腰砥不疼痛,小腹痛 |
关元、气海、曲骨、外陵、三阴交穴 |
艾炷灸 |
每穴施灸20分钟左右,连续艾灸4天。 |
妇科炎症 |
各种妇科炎症取穴大同小异
|
关元、子宫、归来、三阴交 |
艾炷灸 |
每穴20分钟左右 |
黄褐斑 |
为边界不清楚的褐色或黑色的斑片,多为对称性。 |
阿是穴,五脏背俞穴 |
艾炷灸 |
20分钟一次,灸至皮肤微红发热为度。 |
手脚冰凉 |
手脚寒凉,怕冷 |
足三里和大椎 |
艾炷灸 |
每穴20分钟左右,艾灸两个月 |
乳腺增生 |
乳房疼痛,酸胀,触之有结节 |
阿是穴、肩井、天突、肝俞、三阴交 |
隔姜灸或艾条灸。 |
每穴10-15分钟。10天为一个疗程 |
宫寒不孕 |
身体怕冷,月经异常,痛经 |
中脘,神阙,关元,子宫,归来 |
隔姜灸或艾条灸。 |
每穴灸半个小时左右 |
产后缺乳
|
完全无乳,或乳汁少,情绪不定 |
膻中、脾腧、少泽、支沟 |
艾条灸 |
每穴10-15分钟。 |
产后风 |
分娩之后,怕风、畏寒、出虚汗,浑身沉重无力、腰膝酸软,肢体抽搐、肢体肿胀 |
神阙穴、足三里 |
艾条灸 |
每穴10-15分钟。 |
更年期 |
体重迅速增加、多汗、月经不规律、烦躁易怒、多疑、易激动甚至不近人情等。 |
神阙穴,肾阴虚,加灸太溪穴(双侧),肝郁气滞,加灸太冲穴(双侧) |
艾条灸 |
每穴10-15分钟。 |
痘痘 |
脸上冒油、长痘痘,鼻子干燥、呼吸重、时常咳嗽、心烦火大,清晨四五点被热醒、身体出汗等 |
肺俞穴,曲池穴、合谷穴 |
艾条灸 |
每穴10-15分钟。 |
肥胖 |
腰腹部肥胖,腿部肥胖,全身性肥胖 |
主穴:中脘穴、足三里穴。 痰湿内蕴加水分穴、阴陵泉穴、丰隆穴;气虚加肾俞穴、气海穴
|
艾条灸 |
每穴10-15分钟。 |
熊猫眼 |
眼圈发黑,常伴有手脚冰凉、腰酸痛等症 |
脾腧、水分、三阴交、肾腧,两侧眼轮区(眼周),重点以太阳穴、四白穴、睛明穴 |
艾条灸 |
每穴10-15分钟。 |
皱纹 |
笑纹、老年纹等 |
主穴:神阙、阿是穴(皱纹区)。 配穴:鱼尾纹:太阳、丝竹空;额头纹:阳白、印堂;笑纹配地仓、下关、颊车
|
神阙隔姜灸,其他穴位艾条灸 |
每穴10-15分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