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第二节:皇甫谧灸法理论
来源: 艾灸书籍 120 ℃ 作者:大圣
文章摘要:
《针灸甲乙经》对施灸壮数做出了详细的论述,--般每次为3~5壮,其中,头、面、颈、肩、背等处,多为灸3壮;脑、腋、腹部,多为灸5壮;最小者为井穴,只灸1壮;最多者为大椎穴等,灸9壮
第四章艾材制作工艺与艾灸理论
第二节历代医家灸法理论与特色灸法
三、皇甫谧灸法理论
皇甫谧是魏晋时期著名医学家,所著《针灸甲乙经》,总结了魏晋以前针灸学成就,是中国现存最早的针灸学专著。皇甫谧的学术贡献和精神遗产,特别是他针灸医学方面突出的贡献,奠定了世界针灸医学--千七百多年的发展历史,并且促进了针灸疗法的飞速发展。
《针灸甲乙经》共10卷,128篇。内容涉及脏腑、经络、腧穴、病机、诊断、治疗等。
书中校正了当时的腧穴总数654个,记述了各部穴位的适应证和禁忌,说明了各种操作方法。这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理论联系实际,有重大价值的针灸学专著,--向被列为学医必读的古典医书之一,皇甫谧也因此被人们称作“中医针灸学之祖”。唐代医学家王焘评价它“是医人之秘宝,后之学者,宜遵用之"。唐代医署设立针灸科,并把它作为医生必修的教材。晋代以后的许多针灸学专著大都是在参考此书的基础上编撰来的,内容也都没有超出它的范围。皇甫谧灸法理论有以下几点。
(一)详述施灸壮数
《针灸甲乙经》对施灸壮数做出了详细的论述,--般每次为3~5壮,其中,头、面、颈、肩、背等处,多为灸3壮;脑、腋、腹部,多为灸5壮;最小者为井穴,只灸1壮;最多者为大椎穴等,灸9壮;个别穴位如环跳等,灸50壮。《针灸甲乙经》第三卷,还提到“欲令灸疮发者,灸复熨之,三日即发”。说明已运用发泡化脓灸法。
(二)详列禁灸的穴位
《针灸甲乙经》还提出禁灸穴位,指出误灸的不良后果,并且提到误灸引起不良后果的穴位有29个,《针灸禁忌第一》中说:“头维禁不可灸,承光禁不可灸,脑户禁不可灸,风府禁不可灸,瘠门禁不可灸,下关耳中有干适抵,禁不可灸,耳门耳中有脓及适抵,禁不可灸,人迎禁不可灸,丝竹空灸之不幸,令人目小或育,承泣禁不可灸,脊中禁不可灸,白环俞禁不可灸,乳中禁不可灸,石门女子禁不可灸,气街灸之不幸不得息,渊腋灸之不幸生肿蚀。经渠禁不可灸,鸠尾禁不可灸,阴市禁不可灸,阳关禁不可灸,天府禁不可灸,伏兔禁不可灸,地五会禁不可灸,瘓脉禁不可灸,右禁灸。”灸脊中可引起痿证;耳有脓,忌灸耳门;灸乳中、渊液可引起“蚀疮”等,是对灸法的又--次总结。
推荐阅读
葛洪著作《肘后备急方》灸法理论,给屠呦呦灵感,促使其发现了青蒿素,为人类作出了重大医药学贡献。为记载古代针灸治疗的早期文献之一,内容丰富。 ...
灸法秘传清朝书籍,传自四川的高僧,最该一读。但是是文言写的,一般人看上去费劲。能够选读贾丙顺的灸法秘传白话注释。 ...
阅读全文>>
2021-09-16 12:31:24
艾灸历经中日韩等國家老百姓的应用,和长期的考验,假如确实沒有实际效果。艾灸新手入门,找一些艾灸的有关材料看一看,学习培训完对亲人健康保健也是有非常好的功效。...
阅读全文>>
2021-09-16 12:02:10
艾灸的起源,艾灸的形成与发展,艾灸在中医学上的地位,艾灸的功效与机制,艾灸的指导理论、艾灸的作用机制、艾灸的具体功效和艾灸的好处...
阅读全文>>
2021-08-29 18:30:03
葛氏隔物灸对后世灸法影响很大,隔物的品种不断扩展,治疗病种日益广泛,隔物灸具有艾灸和药物的双重作用,而且施灸时火力温和,没有灼痛,患者易于接受,现今仍为临床所常用...
阅读全文>>
2019-12-24 23:0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