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问题解答*免费配穴指导,有任何关于艾灸方面的问题可联系。微信: aijiutop1 (←长按复制)

当前位置:艾灸TOP网 > 艾灸产品 > 艾灸书籍 >

中篇第一章中医基础理论:经络和腧穴总论

来源: 艾灸书籍 199 ℃ 作者:大圣

文章摘要:

经络是经脉同络脉的总称,它是人体的气血运行的通路,可以联络脏腑肢节,沟通上下内外,协调阴阳平衡。“经"有路径的意思。为直行的主干,经脉可以贯通上下,沟通内外,是经络

第二节经络和腧穴总论
经络学说
(一)经络的概念
经络是经脉同络脉的总称,它是人体的气血运行的通路,可以联络脏腑肢节,沟通上下内外,协调阴阳平衡。其中,“经"有路径的意思。为直行的主干,经脉可以贯通上下,沟通内外,是经络系统的主千。“络"有网络的意思,为侧行的分支,比经脉要细小,但是纵横交错,遍布全身。
经络和腧穴总论
《灵枢.脉度》就指出,“经脉为里,支而横者为络,络之别者为孙”,把人体之脉按照大小分为经脉、络脉与孙脉。《灵枢.经别》说,“经脉者,常不可见也”,“诸脉之浮而常见者,皆络脉也”,即说经脉分布体内较深常常不易看到,而络脉分布体内较浅容易看到。
经络纵横交错,遍布全身,是人体重要组成部分,构成-一个完整的经络系统,这个系统由十二经脉、十二经别、十五脉络、十二经筋、十二皮部、奇经八脉等组成。通过各个经络系统的联系,使得人体脏腑器官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经络系统由经脉与络脉相互联系、彼此衔接而构成。经絡系统中有经气的活动。所谓经气,也就是经络之气,概指经络运行之气及其功能活动。经气活动的主要特点是循环流注、如环无端、昼夜不休。人体通过经(的运行,以调节全身各部的机能活动,从而使整个机体保持了协调和相对平衡。
经络学说是阐述人体经络系统的循行分布、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与脏腑相互关系的理论体系,是中医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贯穿于中医学的生理、病理、诊断和治疗等各个方面,对中医临床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而同针灸学的关系尤其密切。在针灸临床治病上,经络辨证、选取穴位、针刺补泻等都以经络学说为基础。《灵枢●经脉》说:“经脉者,所以决生死,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李涎的《医学入门》更是指出:“医而不知经络,犹人夜行无烛,业者不可不熟。”
(二)经络学说的形成及发展
1.经络学说的形成
经络学说,是古代医家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不断观察总结而逐步形成的,在《黄帝内经》成书的战国时代已形成系统的理论,以后又经过历朝历代医家不断充实、引申和发展而逐步趋于完整。根据文献资料分析,经络学说的形成,有五个方面的来源。
(1)针灸等感传现象的观察所谓感传,就是传导感应。针灸和按摩时会产生酸,麻、胀、重等感应,这种感应有时候沿着-一定的路线向远部传导。在《灵枢●邪气脏腑病形》中,已有“中气穴,则针游于巷”的描述。温灸的时候,也会有热感从施灸部位向远处扩散。此外,气功练习到一-定程度时,练功者会感觉到体内有气流沿一定的路线流动。李时珍在《奇经八脉考》中对此提出的解释是“内景隧道,惟返观者能照察之”。这些事实说明,古代医家在医疗实践中,对大量感觉传导现象进行过长期观察和探索,逐步认识到人体内部存在着复杂而有规律的气血运行通道,从而提出经络分布的轮廓和基本活动规律。
(2)腧穴疗效的归纳总结经过长期的针灸治疗实践,古代医家发现,主治范围相似的腧穴,往往有规律地排列在--条路线上。例如分布在上肢外侧前缘的腧穴,都能治疗头部和面部病症:分布在上肢内侧前缘的腧穴,虽与上述腧穴距离很近,但却以治疗肺、胸,咽喉病症为主;同-路线上所出现的病候又同这条路线上的腧穴主治大体-致。古代医家通过长期观察、比较和总结,把主治功效相似的腧穴归纳分类、串联而逐步形成经絡的连线。
(3)体表病理现象的推理古代中医在医疗实践中发现,当体内某脏器发生病变时,在体表相应部位会有一些病理现象,如压痛,结节,皮疹、色泽改变,以及其他感觉异常或病理反应。《灵枢.背腧》记载:“欲得而验之,按其处,应在中而痛解,乃其腧也。"这就是说,如果脏腑有病,就会在体表相应部位出现反应,按压这个部位就可以缓解疼骗。《素问,藏气法时论》中就还有“心病者,胸中痛,胁支满,胁下痛,膺背肩甲间痛,两臂内痛”的记载。所以,对体表病理现象与相应病变脏腑之间的关系和联系途径的观察与分析,也是发现和形成经络系统的重要依据和途径之一-。
(4)解剖生理知识的启发古代医家通过解剖,大致认识了内脏的位置和形态以及一些生理功能,同时观察到人体分布着许多管状和条状结构,病与四肢相联系,以及某些脉内血液流动的现象。《灵枢,经水》说:“若夫八尺之士,皮肉在此,外可度量切循而得之,其死可解剖而视之。其脏之脆坚、腑之大小、谷之多少、脉之短长、血之清浊、气之.少-..皆有大数。”这说明古人很早就已经通过外部测量、切.揽、循按,以及对尸体的解剖观察等方法,
对人体的结构有了一-定认识,并对脏腾、血脉、皮肉、筋骨的“大数”有所掌握。这些观察对认识气血流注和经络有一一定的启发。
(5)气功“行气”与经络的发现古代的很多中医都懂得气功,气功在古代称为导引或行气。《灵枢.官能》记载:“缓节柔筋而心和调者,可使导引、行气。"在练习气(功的过程中,随着呼吸的调整,心神的内守、肢体的舒缓,常常出现“气”在体内有规律地流行的感觉,这种感觉的反复出现,对认识经气、发现经络是有益的。有一块战国时期的佩玉,上面刻有“行气玉佩铭”:“深则缓,蓄则伸,伸则下一.”这是关于气功行气过程的描述,也就是说呼吸深沉可以使气积蓄且会使气上下运行。在长沙马王堆汉蓦出土的帛书中有--幅画,上面有各种姿态的“导引图”,这与记载十一一脉的文字联在一起,说明气功与经络有着密切关系。
综上所述,古人在漫长的医学实践中通过多方面、多种途径获得了有关经络的各种现象和活动规律的初步认识,又经过各种认识的互相启发、相互佐证、互相补充,使人们对经络的认识逐步完善,从而形成了经络学说的基础理论,再经过不断总结和补充而形成经络学说。
2.经络学说的发展
经络学说形成以后,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在医疗实践中,经过历代医家不断引申与补充而渐趋系统和完整。从目前的资料来看,大致可以分为四个发展阶段。
(1)雏形阶段从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席书中所载有关经络的内容,可看出经络学说雏形阶段的概貌。其主要特点是:第一,只有十一条脉而无“经"字,只言灸而未言针。第二,以足臂命名的十一-条脉的循行,均由四肢末端起始而止于头身,而以阴阳命名的十条脉的循行已有分化,如肩脉(相当于手太阳脉)起于头,经上肢外侧止于手,足太阴脉起于少腹,经下肢内侧止于足。第三,无脏腑属络、表里配合,其循行路线分支短少,未言及络脉与奇经八脉,而且也无互相衔接和全身循环流注的记载。第四,“足臂十一脉”病候较少,且末分类,“阴阳十-一脉"病候已有增加,且有“是动病”、“所生病”的分化,但均不及《灵枢.经脉》所载全面。因此,可以推断这一-时期的经络学说正处于从雏形趋近成熟和完善的发展阶段。
(2)形成阶段东汉之前的《黄帝内经》成书标志着经络学说已基本形成。在这部巨著中,有关十二经脉循行分布、脏腑属络、走向衔接、循环流注、各经病候及标本、根结已有详尽论述,而且对经别、经筋、皮部、十五络脉和奇经八脉的分布作用,以及经络的生理功能等均有阐述。这些论述已形成了经络学说的轮廓和理论体系,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3)阐发阶段《黄帝八十-难经》以阐发《黄帝内经》要旨为本义,阐幽发微,补充了《内经》的不足,对经络理论多有引申发挥。例如在第一-难中提出了“十二经皆有动脉”的观点,二十三难至二十九难论述经脉的长度、循行和十二经顺序及流注关系,并论述了十五络的作用
和脉气竭绝的症状表现。此外,《难经》对奇经八脉循行分布、生理功能、临床应用的阐发和引申,以及“肾间动气”是经络脉气产生的根源的论述等,均对经络学说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4)完善阶段继《难经》以后,东汉张仲景总结了外感热病的发病规律,从而提出六经辨证论治,成为经络学说在内科方面的应用典范。元代滑寿所署的《十四经发挥》,最先提出“十四经”的称谓,并详考其循行分布,补充各经腧穴,指出经脉是体表与脏腑联系的通路,络脉是本经的旁支而与他经相交,经脉之气通过“经脉传注,周流不息”,从而对(血在经络系统中的循环机理作出了新的发挥和阐释。明代李时珍所著《奇经八脉考》,详考奇经八脉循行路线及有关输穴,论奇经与十二经脉气相通径路,和奇经作用与病候及其治法,突出了奇经八脉理论对临床实践的指导价值。
事实表明,经络学说是在历代医家的医疗实践过程中不断观察、探索、总结、积累和引申、补充而渐趋完善,逐步发展起来的。

相关内容推荐

与”中篇第一章中医基础理论:经络和腧穴总论“相关图片

推荐阅读
传统中医艾灸学有哪些书籍

传统中医艾灸学有哪些书籍

艾灸历经中日韩等國家老百姓的应用,和长期的考验,假如确实沒有实际效果。艾灸新手入门,找一些艾灸的有关材料看一看,学习培训完对亲人健康保健也是有非常好的功效。...

第四章第二节:葛洪灸法理论

第四章第二节:葛洪灸法理论

葛氏隔物灸对后世灸法影响很大,隔物的品种不断扩展,治疗病种日益广泛,隔物灸具有艾灸和药物的双重作用,而且施灸时火力温和,没有灼痛,患者易于接受,现今仍为临床所常用...

与”中篇第一章中医基础理论:经络和腧穴总论“相关文章

百科 艾草 技术 培训 加盟 穴位 资讯 学习 产品 图片 专题

本站的部分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如不慎侵犯到您的权益,请联系QQ:1105587936,我们会在36小时内删除。特别声明:网站部分信息来源于自互联网和网友上传,只为方便大家查询浏览,请自行核对信息的真实情况,本站将不承担任何责任!特别提醒:本站由于资料众多,难免有部分资料出错或者表述未清楚,感谢各位专家指导,本站将继续努力!

Copyright © 2018-2023 艾灸TOP 版权所有

京ICP备1803320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