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摘要:
膀胱俞穴是足太阳膀胱经的常用腧穴之一,位于骶正中嵴(第2骶椎棘突下)旁开1.5寸。现代常用于治疗坐骨神经痛、膀胱炎、痢疾等病证。
膀胱俞(Pángguāngshū)
【所属经络】
足太阳膀胱经
【国际代码】
BL28
【特定穴】
膀胱之背俞穴
【定位】
在骶部,当骶正中嵴旁开1.5寸,平第2骶后孔。
膀胱俞穴位描述
骶正中嵴(第2骶椎棘突下)旁开1.5寸,约平第2骶后孔。共2穴(按身体对称轴对称,左右各1穴)。

【解剖位置】
在骶棘肌起部和臀大肌起部之间;有骶外侧动、静脉后支;布有臀中皮神经分支。
膀胱俞穴的准确穴位图
【取穴法】
第1步:俯卧位;
第2步:骨盆后,从髂嵴最高点向内下方骶角两侧循摸一高谷突起,即是髂后上棘;
第3步:髂后上棘内缘下与背脊正中线之间为第2骶后孔;
第4步:从第2骶后孔作一水平线与骶后正中线相交;
第5步:从该交点旁开2横指(食指、中指并拢,以中指近端指间关节横纹水平的二指宽度为1.5寸),即为本穴。
膀胱俞穴是足太阳膀胱经的常用腧穴之一,位于骶正中嵴(第2骶椎棘突下)旁开1.5寸。现代常用于治疗坐骨神经痛、膀胱炎、痢疾等病证。
膀胱俞穴的作用
①小便不利,遗尿等膀胱气化功能失调等证;②腰骶痛;③腹泻,便秘。现代常用于治疗坐骨神经痛、膀胱炎、痢疾等。配中极、阴陵泉、三阴交、行间主治小便不利:配阴陵泉、下巨墟、天枢主治腹痛泄泻。
【主治病症】
①小便不利,遗尿等膀胱气化功能失调等证;②腰骶痛;③腹泻,便秘。

【功效】
通利水道,培元固本,强健腰膝。
【主治病症】
1.消化系统疾病:肠炎、便秘、泄泻;
2.精神神经系统疾病:腰骶神经痛、坐骨神经痛;
3.泌尿生殖系统疾病:遗尿、尿失禁、膀胱炎、膀胱结石、肾脏疾病等;
4.其它:糖尿病、脚气、子宫内膜炎。
现代常用于治疗腹泻、遗尿、小便不利、便秘、肠炎、坐骨神经痛、腰脊强痛等。
穴位配伍
膀胱俞配中极,为俞募配穴法,有清热利湿的作用,主治水道不利,癃闭,小便赤涩。
膀胱俞配筋缩、犊鼻、有通经活络,健腰膝的作用,主治腰脊强痛,下肢无力。
膀胱俞配阴廉、血海,有祛风清热,活血止痒的作用,主治阴部瘙痒,淋浊。
膀胱俞配肾俞、关元、中极,治阳痿、遗精。
膀胱俞配肾俞、命门,治腰痛。
膀胱俞配肾俞、环跳、风市、委中、足三里,治下肢瘫痪。
膀胱俞与肾俞配伍应用,为治疗膀胱和肾脏疾病的重要腧穴。
【艾灸参数】
隔物灸仪艾灸时间:30-50分钟;温度:38-50℃;
艾条悬灸时间:10-15分钟;
艾炷灸时间:5-7壮。
【经验应用】
现代常用于治疗坐骨神经痛、膀胱炎、痢疾等。配中极、阴陵泉、三阴交、行间主治小便不利;配阴陵泉、下巨墟、天枢主治腹痛泄泻。
最新阅读
湿热体质、艾灸穴位:脾俞:是脾的背俞穴,故脾俞穴是调理脾胃的要穴,除了可用于健脾祛湿外,还善于调理脾胃疾患如腹胀、腹泻、呕吐、纳呆、水肿等。 ...
背俞穴是脏腑之气输注之处,是阴病行阳的重要场所。用阳气灸阳位,可治疗五脏六腑虚损。...
阅读全文>>
2021-12-06 19:39:42
弯腰或是坐着让双腿下垂,用双手同时轻轻拍打双腿,由上至下反复拍打数遍,再用双手握拳置于双大腿和腿肚处,旋转揉动数十次。 ...
阅读全文>>
2021-12-06 19:30:35
涌泉穴是肾经的第一个穴位,也就是肾经的井穴,而井穴就是源头的意思,肾经之气犹如源泉之水,涌出灌溉周身四肢各处,固本扶正、强身健体! ...
阅读全文>>
2021-12-06 19:26:50
中医治病,不单纯是因病取穴,主要是辩证取穴,你的身体会给出最真实的答案,这个需要自己来琢磨和体会。...
阅读全文>>
2021-12-06 19:23: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