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摘要:
艾草为纯阳性,可以迅速补充人体内的阳气,使之气血充足,从内至外的散发活力与魅力,艾灸的作用对妇科炎症调理效果很好。
中医认为,艾叶是一味温经止血药,善温中、逐冷、除湿,凡妇人血气寒滞者,最宜用之。故艾叶有女性的“养生草”之称谓。

女性体质为阴性,容易因寒凉而生病;老天爷就让“纯阳之性、通十二经,具回阳、理气血、逐湿寒、止血安胎等功效”的艾草时时守护着女人。
经曰:“百病起于寒”。而子宫是女人身体里最怕冷的地方。特别是那些平日就怕冷,手脚冰凉的女人,易因寒冷邪气侵袭而出现宫寒。另一方面,有些女孩特别爱吃冷饮;或者贪图凉快,将空调温度调得过低;或者是为了漂亮,常穿露脐装或在冬天也着装单薄等。
有妇科炎症怎么调理
一、艾灸保健对象
适宜于生活节奏紧张,工作压力大,健康状态不佳、有妇科炎症、更年期或有妇科亚健康征象的女性。
二.判断
1.月经提前或错后或经期前后不定,经前腹痛,月经量过多或过少。
2.性功能减退。
3.面部黄褐斑、皮肤老化早衰、更年期提前等
4.带下颜色、质感异常,如黄带、绿带,带下粘稠、异味及有妇科炎症史人群
妇科炎症艾灸图
三、操作方法
(一)穴位探查
对穴位传导高发部位【关元、归来、肾俞、三阴交】等穴区进行穴位探查。
艾草为纯阳性,可以迅速补充人体内的阳气,使之气血充足,从内至外的散发活力与魅力。艾灸的作用对妇科炎症调理效果很好。可以说:女人与艾草,天生是一对,女人一生都离不开艾草!
活气血,一定要先除寒湿;寒湿除,气血动。气血充足,五脏运行功能正常,新陈代谢加快,排出病邪,消化系统运化功能加快,气血生成加快,使身体、腑、骨骼及各器官恢复健康。
艾灸是补血养气
艾灸用的原料是艾草制成的。艾灸就是通过烟熏火灼把艾草的药力通过穴位经络带到人体的病痛之处,祛除病邪的方法。艾灸是中医五大主流疗法中唯一具有物理和药理综合疗效的学科。
艾灸过程中释放的近红外线比远红外线的调节作用更强。10-15mm的近红外线穿透力更强,能将艾烟中的有效成份输送到脏腑和病灶之处。艾草燃烧后作用力更强,加上火本属阳,所以艾灸是古今公认的补充阳气最有效的方法。
(二)具体操作
1.关元穴温和灸,自觉热感深透至腹腔,或出现表面不(微)热深部热现象
2.中极穴温和灸,自觉热感深透至腹腔,或出现表面不(微)热深部热现象
3.肾俞穴双点温和灸,自觉热感深透至腹腔,或出现表面不(微)热深部热现象
4.三阴交穴双点温和灸,可出现深部热或出现热流向上传导至腹部,部分人灸感可直达腹部。
如感传仍不能上传至腹部,取另一只灸条放于感传所到处,进行接力灸,
依次接力使感传到达腹部,最后将两只灸条分别固定于三阴交和腹部进行温和灸。
5.每次选取上述1~2组穴位即可,不可一次贪多。例假量大者,经期停灸。
四.注意事项
1.灸法能调节内分泌及卵巢功能已有大量临床报道,可对妇科的相关问题进行双向调整。
2.不可服用促排卵药,以防卵巢早衰。
推荐阅读
皮薄、肌少、筋肉结聚处,妊娠期妇女的腰骶部、下腹部,男女的私密处等不要施灸。另外,关节部位不要直接灸。此外,大血管处、心脏部位不要灸,眼球属颜面部,也不要灸。...
宫颈炎是比较常见的妇科病,可以艾灸,有些女性朋友通过艾灸的方法调理宫颈炎取得了不错的效果,通过艾灸指定的穴位暖宫、活血、通络,进而实际辅助治疗宫颈炎的目的。 ...
阅读全文>>
2021-08-23 00:15:21
小孩子艾灸的作用和禁忌主要有凡是暴露的皮肤部位,不要直接进行艾灸,比如面部,或是夏季的手臂等,尤其小孩子的皮肤比起成人更加娇嫩,更容易形成瘢痕。小孩的皮肤对于温度以及疼痛的敏感度比较差,而且小孩子比较好动。因此,在为小孩进行艾灸时要专心一些,不要走神以免造成烫伤。在进行艾灸时要选择一些环境比较好,空气流通好,并且比较干燥的房间。另外,大家在给小孩做艾灸的时候,也要掌握好时间,一般来说,一次艾灸的时间不要超过20分钟,可以一周进行两到三次,坚持三个月到六个月左右,会有不错的效果。...
阅读全文>>
2021-08-01 03:06:40
药艾条就是除了艾草成份外,根据不同的病症人群,采用不同的配方比例制作成的。在药艾条选购时,要根据适用病症选择,有增加效用的作用。加中药的艾条,根据加入中药成分的不同而有不同的叫法,例如:雷火神针、太乙神针等。药艾条是除艾绒之外含有其他中药末的艾条,其功效因所含的药末不同各异,具有调和气血、温里回阳、消瘀散结、散寒等多种功效,因而广泛用于临床各科多种病症。药艾条中的中药末,灸治时随艾条燃烧形成药烟,通过对穴位或病变部位的药理作用,可以收到比单纯艾条更显著的功效,但如果使用不当,药艾条对人体也会产生一定的毒性...
阅读全文>>
2021-08-01 02:41:57
预防脊椎病,主要是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多运动、不要久坐。以下滚背的动作主要是给脊椎按摩,从而让脊椎放松,达到预防的作用。...
阅读全文>>
2020-10-26 20:1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