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问题解答*免费配穴指导,有任何关于艾灸方面的问题可联系。微信: aijiutop1 (←长按复制)

当前位置:艾灸TOP网 > 艾灸产品 > 艾灸书籍 >

中篇第一章:经络腧穴各论足阳明胃经

来源: 艾灸书籍 82 ℃ 作者:大圣

文章摘要:

足阳明胃鼻旁始,沿眶下缘人上齿,环绕口唇向上走,沿下颌角到额头,下行经脉出下颌,沿喉进入锁骨窝,穿膈属胃络脾脏,外支经乳夹脐旁,另支出胃腹内走,两支相会腹股沟。

中篇第一章中医基础理论:经络腧穴各论
(三)足阳明胃经(共45穴)
经脉循行:起于鼻翼两侧(迎香)上行到鼻根部与足太阳经交会,向下沿鼻外侧进入上齿龈内,回出环绕口唇,向下交会于新唇沟承浆处,再向后沿口腮后下方,出于下领大迎处沿下颌角颊车,上行耳前,经上关,沿发际,到达前额(前庭)。
面部支脉:从大迎前下走人迎,沿着喉咙,进入缺盆部,向下过膈,属于胃,联络脾脏。缺盆部直行的脉:经乳头,向下挟剂旁,进入少腹两侧气冲。
胃下口部支脉:沿着腹里向下到气冲会合,再由此下行至髀关,直抵伏兔部,下至膝盖,沿胫骨外侧前缘,下经足跗:进入第二足趾外侧端(厉兑)。
胫部支脉:从膝下3寸(足三里)处分出进入足中趾外侧。
足跗部支脉:从對上分出,进入足大趾内侧端(隐白)与足太阴脾经相接。
主要病候:肠鸣腹胀,水肿,胃痛,呕吐或消谷善饥,口渴,咽喉肿痛,鼻衄,胸部及膝髌等本经循行部位疼痛,热病,发狂等。
主治概要:主治胃肠病、头面、亮中目鼻、口齿痛、神志病及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症。
足阳明胃经
足阳明胃经见图2-3-3。
(1)承泣交会穴之-,
阳跷、任脉、足阳明之会。:u
[释名]“承”,承受:“位”,d!流泪。穴在目下,故名。
[定位]在面部,瞻孔直下,当眼球与眶下缘之间。
[功效主治]目赤肿痛,流泪,夜育,眼险动,口眼歪斜。
[配伍]配太阳治目赤肿痛;配阳白治口眼歪斜。
[灸法1D《铜人》灸三壮。②《明堂》:不宜灸,灸后令人目下大如拳,息肉目加如桃。至三十日,定不见物。
③《资生》云:当不灸不针。④(甲乙》:圈2-3-3足阳明胃经禁灸。
(2)四白
[释名]“四”,广周之意:“白”,明也。此穴位于目下,针之可使视力光明四射,故名。[定位]在面部,瞳孔直下,当眶下孔凹陷处。
.[功效主治]目赤痛痒,目翳,眼验动,口眼重斜,头痛眩晕。
;[配伍]配阳白,地仓、颊车,合谷治口眼歪斜:配攒竹治眼睑动。[灸法]①《铜人》:灸七壮。②《甲乙》:宜灸七壮。
(3)巨繆交会穴之一,阳跷脉、足阳明之会。
[释名]“巨”为大;“唇”指凹陷,穴在颜而微骨最高突起的下陷处,故名。[定位]在面部,瞳孔直下,平鼻翼下缘处,当鼻唇沟外侧。[功效主治]口眼歪斜,眼睑动,鼻衄,牙痛,唇颊肿。[配伍]配合谷治齿痛;配地仓、颊车治口蛋。
[灸法]①《铜人》:灸七壮。②《明下》:负七壮。③《甲乙》:宜灸三壮。
(4)地仓交会穴之-一,阳跷脉,手、足阳明之会。
[释名]下部为“地”↓藏谷之器为“仓”。穴在口角之旁,头面下部,口能容纳食物,且入于胃,故名。
[定位]在面部,口角外侧,上直对瞳孔。[功效主治]口重,流涎,眼盼动。[配伍]配颊车、合谷治口蛋,流涎。
[负法1①《明堂》:可灸二七壮,重者七七壮。炷如粗钗股脚大。柱若大,口转隔灸承浆七七壮即愈。②《甲乙》;宜灸三壮。
(5)大迎
[释名]“迎"有迎合之意,足阳明胃经在此处相迎合:又下领骨前方之骨称大迎骨,穴在该骨处,故名。
[定位]在下颜角前方,咬肌附着部前缘,当面动脉搏动处。[功效主治]口歪,口,颊肿,齿痛。[配伍]配颊车治齿痛。
[灸法1①《素注》:灸三壮。②《甲乙》:宜灸三壮。
(6)颊车
[释名]颜面两侧为“频”;下倾骨古称“颊车”骨,穴在其处,故名。
I定位]在面颊部,下倾角前上方约1横指(中指),当咀嚼时咬肌隆起,按之凹陷处。[功效主治]口强,齿痛,颊肿,口噤不语。[配伍I配地仓治口眼强斜。
[灸法1①《铜人》:灸七壮止七七壮。②《明堂》:灸三壮。③《甲乙》:宜灸三壮。
(7)下关交会穴之--,足阳明、少阳之会。[神名]“关”指机关,正当下领关节处,故名。
[定位]在面部耳前方,当顿弓与下颌切迹所形成的閂陷中。[功效主治]耳聋,耳鸣,耳中有脓,齿痛,口囈,口眼歪斜。[配伍配翳风治耳疾。
[灸法]①《索注》:负三壮。耳中有干聍撞之,不得灸。②《甲乙》:宜灸三壮。
(8)头维交会穴之一,足少阳、阳维之会。
[粹名]“維"指隅角。垓穴居美之隅角,故名。
l定位]在尖側部,当頼角爰隊上0.5寸,美正中幾旁4.5寸。I功效主治1尖痛,目眩,口痛,流泪,眼瞼効。l配伍1配合谷治尖痛;配太冲箝目眩。
;l灸法1①《素注》:禁灸。②《甲乙》:禁灸。
(9)人迎足旧明、足少経交会穴。
[粹名1喉結兩旁人迎脉.接受天地五助之气以莽人。穴在其幼脉搏幼処,故名。又名天五会。
[定位1在頚部,喉錆旁,当胸領乳突肌的前縁,頚怠幼脉神動処。l功效主治]咽喉胖痛,气喘,檬癆,複气,高血氏。[配伍]配大権、太冲治高血庄。[灸法]《甲乙》:禁灸。
(10)水突
[料名]“水"指水谷,伏食;“突"有触、磁之意。此主治水忱上哈,咳喘上气,故名。l定位1在頚部,胸領乳爽肌的前縁,当人迎与气舍達戟的中点。l功效主洽1咽喉肝痛.咳嗽,气唏。l配伍]配天突治咳嗽、气く隣。
[灸法1①《銅人》:灸三壮。2《甲乙》:宜灸三壮。
(11)气舍
[觧名]“气"指空中大气;“合”指居処。穴近气管,呼吸之气流経此処,放名。l定位1在荻部,当鎖骨内側端的上縁,胸嶺乳突肌的胸骨尖与領骨美之同。l功效主洽1咽喉肺病,气喘.阨逆,瘻籀,瘰痂.頚項強。l配伍l配水突洽慶瘤。
[灸法1①《絹人》:灸五壮。②《甲乙》宜灸三壮。
(12)缺盆
I粋名]不完整カ“缺";凹陷深処カ“盆"。穴当領骨上実之凹陥。犹如不完整的盆中,
[定位]在敬骨上奕中央.距前正中銭4寸。
l功效主袷1咳嗽,气磯。嚼喉胖痛,缺盆中痛,瘰癧。[配伍1配肺命治咳嗽。
I灸法]①《制人》;灸三壮,②《甲乙》;宜灸三壮。
(13)気戸
[釋名]意カ气之冂戸.因其下方カ肺,故名。
I定位]在胸部.当領骨中点下縁,距前正中銭4寸。l功效主治1咳嗽.气嘴,咆逆,胸肋支講,胸痛。l配伍]配肺侖治咳喘。
(14)庠房
[釋名1“痺房"カ儲物之所,内偖津血,可化乳汁.且近乳房.故名。[定位1在胸部.当第1肋何隙,距前正中銭4寸。I功效主治1咳嗽,气喘.咳唾膝血,胸肋豚痛。[配伍]配屋翳治胸跡滕痛。
(15)屋翳
[釋名1乳房隆起如“屋";“臀"指鴪尾大廟;又亥穴上有庠房之房,下有膺窗之麕,"翳"含遮翳之意,喩其位如屋檐之遮翳,故名。
[定位]在胸部,当第2肋囘隙,距前正中銭4寸。
;I功效主治1咳嗽,气喘,咳唾腋血,胸肋滕痛,乳痛。[配伍1配夭宗治乳痛。
(16)膺窗
[釋名]“濟"指胸;“窗”カ乳跨,其六在乳上部,故名。[定位1在胸部,当第3肋囘隙,距前正中戮4寸。l功效生治1咳嫩,气喘.胸肋滕痛,乳痛。l配伍]配屋翳治乳痛。
[灸法1①《鋼人》:灸五壮。2《甲乙》;宜灸五壮。
(17)乳中
l釋名1乳尖正中.因部位而得名。
l定位]在胸部,当第4肋同隙,乳尖中央,距前正中銭4寸。l功效主治]本六不針不灸,只作胸腹部臉六的定位柝志。
l灸法]①《恫人》:禁灸。灸則不幸生恤奄,疱中有腋血清汁可洽。雍中有息肉,若恤疱者死--不得出。遂生結核若加以艾火兩三壮.其效尤捷。②《甲乙》:禁灸。
(18)乳根
[料名]在乳房根部,因部位而得名。
[定位1在胸部,当乳尖査下,乳房根部,当第5肋囘隙,跪前正中銭4寸。[功效主治1咳嗽,气嘴.阨逆,胸痛,乳痛.乳針少。[配伍]配少洋、贐中洽乳痛;配少洋、足三里治乳少。
[灸法1①《恫人》:灸五壮。図《素注》:灸三壮。③《甲乙》:宜灸五壮。
(19)不容
[释名]“容”为受纳,以其主治腹满不能受纳水谷得名。;[定位]在上腹部,当脐中上6寸,距前正中线2寸。[功效主治]呕吐,胃病,食欲不报,腹胀。[配伍]配中院治胃病。
(20)承满
[释名]“承”指承受:“满"指饱满,以其作用于胃,故名。[定位]在上腹部,当脐中上5寸,距前正中线2寸。[功效主治]胃痛,吐血,食欲不报,腹胀。[配伍]配足三里治胃痛。
(21)梁门
[释名]穴与中脱相对,系胃之津梁关要,为胃气出入之重要门户。故名。.[定位]在上腹部,当脐中上4寸,距前正中线2寸。[功效主治]胃痛,呕吐,食欲不振,腹胀,泄泻。.[配伍]配榮丘、中脫、足三里治胃痛。
[灸法]①《铜人》:灸五壮。②《甲乙》:宜灸五壮。
(22)关门
[释名]穴在梁门之下,意同梁门,为胃气出入的重要门户,故名。[定位]在上腹部,当脐中上3寸,距前正中线2寸。[主治]腹胀,腹痛,肠鸣泄泻,水肿。[配伍]配足三里、水分治肠鸣腹泻。
(23)太乙
[释名]“太”,为通意:肠曲似“乙”形。穴在脐腹,内容小肠,有主肠疾,通肠之意,故名。
[定位]在上腹部,当脐中上2寸,距前正中线2寸。[主治]胃病,心烦,癫狂。.[配伍]配中院治胃痛。
(24)滑肉门
[释名]穴为足阳明脉气所发,善利脾胃之门,擅治脾胃肠之疾;穴居太乙之下,腹之滑肉处,故名。
[定位]在上腹部,当脐中上1寸,距前正中线2寸。[功效主治]胃痛,呕吐,癫狂。[配伍]配足三里治胃痛。
(25)天枢大脇之募穴。
[粹名1星象名,指北斗第1星。枢指枢組.此穴在賂旁,カ上下敗的分界,駱上座天.勝下立地,以此内枢,故名。
I定位1在腹中部,平筋中.距時中8寸。
I功效主治]腹豚脇鴫,旒略痛,便秘,泄海,痢疾,月経不凋。
;[配伍]配足三里治腹滕厮鳴;配气海治繞膝痛;配上巨虚,下巨虚治便秘、紲汚。[灸法]①《銅人》:灸五壮。②《済生拔萃》;灸百壮。③《甲乙》:宜灸三壮。
(26)外陵
l秤名1穴当腹宜肌之隆起且任者如陵処.故名。
[定位]在下腹部,当略中下1寸,距前正中銭2寸。[功效主治1馥痛,疝气,痛経。l配伍]配子官、三開交治痛経。
(27)大巨
[釋名]“巨”.大.高之意。六当腹部隆起最高最大処,放名。l定位]在下腹部,当駱中下2寸,距前正中銭2寸。l功效主治1小腹滕潮.小便不利.疝く.遺精,早泄。l配伍]配中板、次醪治小便不利。
(28)水道
[釋名]"水".水液;“道",通道。穴有通利水道作用,故名。[定位]在下腹部,当勝中下3寸,距前正中我2寸。[功效主治1小腹胱構,小便不利,痛経,不孕,疝て。l配伍]配三明交、中板治痛経,不孕。
l灸法1①《銅人》:灸五壮。2《甲乙》;宜灸五杜。
(29)旧来
[聯名]"白",逐也;“来",返也,有恢夏和夏原之意。針刺此穴可使气血旺盛,下垂之疾夏日原赴.如主治疝气て、睾丸上縮、子官脱乖等,故名。
[定位1在下腹部,当駱中下4寸,距前正中銭2寸。[功效主治]腹痛.疝气.月経不覇,白帶,期挺。[配伍1配大敦洽疝气;配三明交、中板治月経不週。[灸法1①《舸人》:灸五壮。四《申乙》:宜灸五社。
(30)气冲冲脉所起。
[釋名1穴在《街,カ胃経脉气上輸之処,又冲脉所起部,故名。[定位1在腹股洶精上方。当勝中下5寸,距前正中銭2寸。
[功效主治]肠鸣腹痛,疝气,月经不调,不孕,阳變,阴肿。I配伍]配气海治肠鸣腹痛。
[免法1①《铜人》:灸七壮。②《明堂》:灸三壮。③《甲乙》:宜灸三壮。
(31)脾关
[释名]“律”,股骨:“关”,转动处。穴近股骨上端关节部位,故名。
[定位]在大腿前面,当髂前上棘与髌底外侧端的连线上,屈髋时,平会阴,居缝匠肌外侧凹陷处。
[功效主治]腰痛膝冷,痿痹,腹痛。[配伍]配伏免治瘘痹。
[灸法1①《铜人》:灸三壮。②《甲乙》:宜灸三壮。
(32)伏兔
[释名]“伏”为卧,该处股四肌隆起形似兔伏,故名。
[定位]在大腿前面,当髂前上棘与髋底外侧外侧端的连线上,髌底上6寸。[功效主治]腰痛膝冷,下肢麻痹,疝气,脚气。[配伍]配裤关、阳陵泉治下肢癢痹。
(33)阴市
[释名]上古称遮蔽阴部的短衣谓之“市”.穴约当其下缘,故名。
[定位]在大腿前面,当髂前上棘与髌底外侧端的连线上,髌底上3寸。[功效主治]腿膝瘞痹,屈伸不利,疝气,腹胀腹痛。[配伍]配足三里、阳陵泉治腿膝疫痹。
(34)梁丘足阳明之郑穴。
[释名]高处为“架”;陵起为“丘”。穴当膝上,是处肉丰隆起,犹如山梁之上,故名。[定位]屈膝,大腿前面,当髂前上棘与髌底外侧端的连线上,髌底上2寸。[功效主治]滕肿痛,下肢不遂,胃痛,乳痈,血尿。[配伍]配足三里,中號治胃痛。
.[灸法]①《铜人》:灸三壮。②《甲乙》:宜灸三壮。
(35)犊鼻
[释名]髌韧带两旁凹陪有如牛犊鼻孔,故名。[定位]屈膝,在膝部,候骨与髌材带外侧凹陷中。I功效主治]膝痛,下肢麻痹,屈伸不利,脚气。[配伍]配阳陵泉、足三里治膝痛。
[灸法]①《钢人》;灸三壮。②《甲乙》:宜灸三壮。
(36)足三里五輸穴之一,本経合穴;五行属土。[釋名]"三里",指3寸,与手三里相区別,故音足。
l定位]在小臟前外伽,当狭鼻下3寸.距騒骨前縁--横指(中指)。
[功效主治]胃痛,咽吐,噎脳,腹滕,泄海,痢疾,便秘,乳繃.膓瘋,下肢癖痛,水帥,癲狂,脚气,虚蒡贏痩。
l配伍]配中院、梁丘洽胃痛;配内芙洽駆吐;配气海浴腹滕;配腋中、乳根治乳猯;配拓陵泉、慰仲治下肢癖痛。
[灸怯1①《素注》:灸三壮。@《悧人》灸三壮。③《明堂》:灸七壮止百壮。④《千金》;灸五百壮,少亦一一二百壮。⑤《外台》;人年三十以上,若不灸三里,今人ケ上神目。.又日:有人年少べ弱,常于三里、气海灸之。苧次約五七十壮,至年老厥尖痛,風大寒犹客凩寒,痛愈惡暖及烟火,皆灸之辻也。@《甲乙》:宜灸三壮。
(37)上巨虚大肪経下合穴。
l釋名]騒、腓骨之同有大的空隙,因称“巨虚",与下巨虚相対.故冠以"上"字。[定位1在小腿前外側,当婪鼻下6寸,距騒骨前縁--横指(中指)。I功效主治1勝畸,腹痛.泄海,便秘,脳痛,下肢痿癬,脚气。[配伍]配足三里、气海浴便秘、泄海。
[灸法1①《鋼人》:灸三壮。@《竄枚》:髄年カ壮。③国《明堂》;灸日七壮,下至三壮。④《甲乙》:宜灸三壮。
(38)条口
[秤名1穴処肌肉呈一条形凹陥似口,故名。
l定位1在小腿前外惻,当帙鼻下8寸,距軽骨前縁--横指(中指)。l功效主治1脱腹疼痛.下肢痿痺,鞍筋,蹶肺.肩臂痛。[配伍]配肩情、肩儚冷肩臂痛。
l灸決1①《明堂》:灸三壮。②《甲乙》:宜灸五壮。
(39)下巨虚小筋経下合穴。[秤名]位チ上巨虚之下,故名。
l定位]在小腿前外側,当輳鼻下9寸.距騒骨前縁--横指(中指)。[功效主咎1小腹痛.泄汚,痢疾,乳痛,下肢痿痺。[配伍]配天枢、弋海治腹痛。
[灸法1①《銅人》:灸三壮。②《甲乙》:宜灸三壮。
(40)聿隆足明経烙穴。
[釋名]"キ"大、満;“隆”労盛。足阻明臂経气血半盛.至此六半襤而別走太明.又垓姓肌肉率満隆盛,故名。
[定位1在小腿前外側,当外踝尖上8寸,条口外,距騒骨前縁二横指(中指)。
[功效主治]头痛,眩晕,獷多咳嗽,呕吐,便秘,水肿,癫狂痛,下肢痿痹。[配伍]配风池治眩晕;配膻中、肺俞治痰多咳嗽。
[灸法]①《铜人》:灸三壮。②《明下》:七社。③《甲乙》:宜负三壮。
(41)解溪五输穴之一-,本经经穴:五行属火。
[释名]“解”,开放;“溪”。陷处。穴在足踝部当系鞋带之处,且大居两筋之间閂陷如溪谷之中,故名。
[定位I在足背与小腿交界处的模纹中央凹陷处,当拇长伸肌踺与趾长伸肌融之间。[功效主治]头痛。眩晕,癫狂,腹胀,便秘,下肢瘙痹。[配伍]配阳陵泉、悬钟治下肢痿痹。
[灸法]①《铜人》:灸三壮。②《甲乙》:宜灸三壮。
(42)冲阳胃经之原穴。
[释名]“冲”,冲动:“阳”.足背处。大在足背高点,趺阳脉冲动应手处,故名。[定位]在足背最高处,当拇长伸肌腱和耻长伸肌腿之间,足背动脉搏动处。[功效主治]口眼歪斜,面肿,齿痛,癫狂闲,胃病,足接无力。I配伍]配大椎,丰隆治癫在痢。
(43)陷谷五输穴之一-,本经输穴;五行属木。[释名]六处凹陷如谷,故名。
[定位]在足背,当第2.3跖骨结合部前方凹陷处。[功效主治]面目浮肿,水肿,肠鸣腹痛,足背肿痛。[配伍]陷谷、上星、囟会、前顶、公孙治面部浮肿。[灸法]①《索注》:灸三壮。②《甲乙》:宜灸三壮。
(44)内庭五输穴之--,本经荥穴;五行属木。
[释名]“内”,入也:“庭”,门庭。大当趾缝端,趾缝如门,噲穴在纳人门庭之处,故名。[定位]在足背当第2,第3跖骨结合部前方凹陷处。
[功效主治]齿痛,咽喉肿痛,口重,鼻岖,胃病吐酸。腹胀,泄泻,销疾,便秘,热病,足背肿痛。
[配伍1配合谷治齿痛:配地仓、媛车治口查。
[灸法1①《铜人》:灸三壮。2《甲乙》:宜灸三壮。
(45)厉兑五输穴之一,本经井穴:五行属金。
;[释名]“厉”,在戊日指磨砺厉。足阳明属胃为成土,厉指土;“兑"为口。足阳明脉夹口环唇,穴主口噤,口僻,故名。
[定位]在足第2趾末节外侧,距趾甲角0.1寸。
[功效主治]鼻衄,齿痛,咽喉肿痛,腹胀,热病,多梦,癫狂。
[配伍]配内关、神门治多梦。

相关内容推荐

与”中篇第一章:经络腧穴各论足阳明胃经“相关图片

推荐阅读
传统中医艾灸学有哪些书籍

传统中医艾灸学有哪些书籍

艾灸历经中日韩等國家老百姓的应用,和长期的考验,假如确实沒有实际效果。艾灸新手入门,找一些艾灸的有关材料看一看,学习培训完对亲人健康保健也是有非常好的功效。...

第四章第二节:葛洪灸法理论

第四章第二节:葛洪灸法理论

葛氏隔物灸对后世灸法影响很大,隔物的品种不断扩展,治疗病种日益广泛,隔物灸具有艾灸和药物的双重作用,而且施灸时火力温和,没有灼痛,患者易于接受,现今仍为临床所常用...

与”中篇第一章:经络腧穴各论足阳明胃经“相关文章

百科 艾草 技术 培训 加盟 穴位 资讯 学习 产品 图片 专题

本站的部分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如不慎侵犯到您的权益,请联系QQ:1105587936,我们会在36小时内删除。特别声明:网站部分信息来源于自互联网和网友上传,只为方便大家查询浏览,请自行核对信息的真实情况,本站将不承担任何责任!特别提醒:本站由于资料众多,难免有部分资料出错或者表述未清楚,感谢各位专家指导,本站将继续努力!

Copyright © 2018-2023 艾灸TOP 版权所有

京ICP备1803320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