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摘要:
火针具针刺、烧灼的双重性,刺入穴下肌层,能产生针感,属于针法,可是穴位皮肤被烧通后,针孔处留下烧的痕迹,产生小水泡,类似灸疮,因此视火针也为灸法。
第四章艾材制作工艺与艾灸理论
第二节历代医家灸法理论与特色灸法
七、杨上善灸法理论
杨上善是隋唐时期医学家。撰有《黄帝内经太素》、《黄帝内经明堂类成》。详细地注释《黄帝内经》、注解《明堂》。他首次将人体所有经六按十四经的循行顺序排列,第一个将《黄帝明堂经》中的349个腧穴的穴名意义作全面的解释,还对负疗学的理论与应用做了深入的阐述。(一)灸、针、药并重对灸、针、药物的临床应用,历代医家各有偏重。杨上善认为针、灸、药各有所长,在临床治疗上应该相互兼顾。药物的治疗也可以配合灸刺,施治的方法不一-定要局限在某种单一的方法上。
(二)视火针为灸法之列
最早的灸法是用火直接烧灼穴位肌肤以治疗疾病,后来演变为以艾条为主,其他以烧灼、温熨、药物刺激于穴位肌肤的方法也被视为灸法之列。火针具针刺、烧灼的双重性,刺入穴下肌层,能产生针感,属于针法,可是穴位皮肤被烧通后,针孔处留下烧的痕迹,产生小水泡,类似灸疮,因此视火针也为灸法。
(三)警惕灸量多寡之弊
“灸法亦领量人少长大小肥瘦,气之盛衰,穴之分寸,四时寒温,壮数多少,不可卒中失于常理,故壮数不足,厥疾不廖,若过其限,火毒入身,诸骨枯槁,经脉溃脓,名为恶火之病,火之善惩火壮伤多,故名恶火也。”进步发挥了《内经》关于灸量的论述。
推荐阅读
葛洪著作《肘后备急方》灸法理论,给屠呦呦灵感,促使其发现了青蒿素,为人类作出了重大医药学贡献。为记载古代针灸治疗的早期文献之一,内容丰富。 ...
灸法秘传清朝书籍,传自四川的高僧,最该一读。但是是文言写的,一般人看上去费劲。能够选读贾丙顺的灸法秘传白话注释。 ...
阅读全文>>
2021-09-16 12:31:24
艾灸历经中日韩等國家老百姓的应用,和长期的考验,假如确实沒有实际效果。艾灸新手入门,找一些艾灸的有关材料看一看,学习培训完对亲人健康保健也是有非常好的功效。...
阅读全文>>
2021-09-16 12:02:10
艾灸的起源,艾灸的形成与发展,艾灸在中医学上的地位,艾灸的功效与机制,艾灸的指导理论、艾灸的作用机制、艾灸的具体功效和艾灸的好处...
阅读全文>>
2021-08-29 18:30:03
葛氏隔物灸对后世灸法影响很大,隔物的品种不断扩展,治疗病种日益广泛,隔物灸具有艾灸和药物的双重作用,而且施灸时火力温和,没有灼痛,患者易于接受,现今仍为临床所常用...
阅读全文>>
2019-12-24 23:0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