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问题解答*免费配穴指导,有任何关于艾灸方面的问题可联系。微信: aijiutop1 (←长按复制)

当前位置:艾灸TOP网 > 艾灸产品 > 艾灸书籍 >

第三章常见病灸疗法与配穴:五官科疾病

来源: 艾灸书籍 128 ℃ 作者:大圣

文章摘要:

麦粒肿是睑腺组织的化脓性炎症。中医认为,眼睑边缘发生的形似麦粒的这种小疖肿有针破排脓即愈的特点,故称之为针眼。[灸疗处方]天柱、风池,身柱、肝俞、阳白、太阳、曲池、合

第三章艾灸的临床应用:常见病灸疗法与配穴
十、五官科疾病
(一)睑腺炎(麦粒肿)
[概述]麦粒肿是睑腺组织的化脓性炎症。中医认为,眼睑边缘发生的形似麦粒的这种小疖肿有针破排脓即愈的特点,故称之为针眼。本病多因外感风热之邪客于胞睑,外邪与气血壅滞脉络,或恣食辛辣炙煎,阳明胃经蕴积热毒,上攻于目,气血不能正常运行,以致脸边生疮酿胶。
五官科疾病
[症状表现]初起时眼睑边缘常感发痒、轻度胀痛,水肿和充血。在近睑缘处可触到小硬结,压之疼痛。数日后,硬結逐渐软化,在睫毛根部形成黄色脓疮,破溃排脓后疼痛迅連碱轻或消退。其重韭常引起眼脸及邻近球结膜发生水肿,或有耳前淋巴结肿痛。
.[灸疗处方]天柱、风池,身柱、肝俞、阳白、太阳、曲池、合谷、内庭、足临泣。
(二)结膜炎
[概述]急性结膜炎是常见的一一种眼病。以眼部灼热痒痛、分泌物多为其特征。中医根据其发病季节、症状以及是否具有传染性、流行性等特点有“目赤肿痛”、“暴风客热”、“天行赤眼”、“天行赤眼暴翳”等不同名称,一般俗称“红眼"、“火眼”。-般认为是由风热毒邪,由外而袭,客留肺经,上犯白睛,火郁不宜、经气阻滞:或因过食辛辣,暴怒伤肝以致肝胆火郁,循经上扰、眼络闭阻,血壅气滞所致。
[症状表现1主症为眼部异物感或灼热感,有时可出现发痒、畏光、流泪、结膜充血、眼睑肿胀,眼分泌物增多,往往粘着睑缘及睫毛,每于睡起时封闭脸裂。除此以外,有的还兼见发热、咽痛等全身症状。若病及角膜者,在角膜中央区散在很多点状着色。
[灸疗处方1心俞、肝俞、罐子修、攒竹、曲池、足三里、足临泣,局部用针,远处用灸。
(三)角膜炎
[概述1角膜炎是指受微生物侵装、外伤或化学性、物理性制激而导致的角膜发炎,属中医学“花聚白陷"。“聚星際”、“混睛障"等范畴。多因素体肝经有热,复感风邪,风热相搏,聚结于目而发病。
[症状表现1患眼有异物感,刺痛甚至烧灼感。球结膜表面混合性充血,伴有怕光、流泪、视力障碍和分泌物增加等症状。有的可形成浅表小溃疡,相应部位球结膜充血,角膜演梯后期结膜血管成囊状嵌入角腹溃伤,愈后留有角膜薄翳。
[灸疗处方]天柱、肝俞,肾俞、足三里、光明。
(四)近视
[概述]近视是指目无不适,视近物清晰,视远物模糊的眼病。本病多为先天察赋不足或后天发育不良,以致睛珠形态异常:劳心伤神,心阳被耗,加之长期用眼过度以致目络瘀阻,心阳不能上达目窍,光华不得发越,终致能近怯远也或久病、产后以及房劳过度,肝肾亏虚,精血耗损,不能上衢目窍也是本病常见的原因。
[症状表现]远距离视力减退,视远物模糊不清。近视眼如不戴眼镜常易发生眼疲劳,视物有双影,眼胀痛、头痛、恶心等,甚或发生外斜视。中度以E近视眼,往往发生玻璃体混浊、液化。高度近视眼,由于眼轴加长,眼球变大,外观上可呈眼球突出状态。
[灸疗处方]太阳,阳白、风池、肝俞,足三里、光明。
(五)鼻炎
[概述]鼻炎是-一种鼻腔黏胰因感染而产生的炎症,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相当于中医“伤风”、“感冒”、“鼻窒”、“鼻藁”,又称“臭鼻症”、“鼻鼽”。多由肺气虚弱,气化功能失健,寒邪易入,邪阻鼻窍:或牌气虚损而致运化不健失去升清降独之职,湿浊留滞鼻窍,脉络阻塞,气血运行不畅:或热伏肺脑,邪毒阻于脉络,痰火盤結,气滞血瘀,鼻窍阻塞而致。
[症状表现]鼻腔内不适,逐渐见鼻塞,分泌物增多,以清水样,继则分泌物转脓性不易擤出,鼻窶更重,嗅觉减退,喷嚏频繁,全身不适,疲劳,头感重,体温略有增高,精神不振,记忆力减退,思维能力差等。
[灸疗处方]上星、迎香、风池,风门,曲池、手三里、合谷,肺俞。
(六)额窦炎
[概述]额窦炎是指单独发生在额窦的急、慢性炎症。属中医学的“鼻渊”范畴。急、慢性额窦炎的发病原因多由于鼻腔畸形,影响额窦引流,鼻中隔偏曲,中鼻甲肥大,致使炎症难以消失:患变态反应性鼻炎,过敏引起水肿,额窦引流不畅,机体抗病能力低下,急性期治疗不当继发感染,会逐渐转成慢性。
[症状表现]定时性额部疼痛为急性额贸炎特有症状。常于晨起不久开始,到午间最重,午后逐渐减轻乃至消退;次日又复如此,病人上眼睑常有肿胀,额窦前壁及底部有明显压痛。此外。尚有鼻阻塞、黏脓样鼻涕.嗅觉减退、眼痛畏光和流泪等症状。全身症状有发热、头昏、恶心、食欲减退等。慢性额窦炎以鼻密、流脓涕为主要症状。
;[灸疗处方]上星、迎香、风池、风门,曲池、手三里、合谷,肺俞。
(七)中耳炎
[概述]中耳炎在中医又叫耳脓,因本病的主要症状为耳内流脓,故名耳脓。儿童患者居多,如果治疗不当或治疗不及时,可致长年流脓不止。多为外感风火热毒成污水灌耳,肝胆湿热内盛,循经上注于耳窍,热聚成毒。化而为脓,或者麻疹伤寒余毒未尽。正气虚损。肝肾阴亏,虚火上亢,积热于耳,酿成本病。
[症状表现]初起耳痒,继则暴发肿痛,引起耳窍周国痛如针刺,寒热往来,约5-7日.溃出黄红色或青绿色稠脓,即邪泄热退痛止,再经10一15天而痊愈。亦有因脓流不畅,毒向耳窍内扩数,绷绕耳根红肿,如不清散,可成脓肿,必须切开排脓后方愈。若损及骨胶,则转为慢性,痛连头顶,听觉不灵。
[灸疗处方]听官、听会、翳风、肾俞,完骨、少海、中诸、太溪。
(八)耳鸣
[概述]耳鸣是指患者自觉耳中鸣响而周围环境中并无相应的声源。有时患者自觉鸣声来自头颅内部,可称为“颅鸣”或“脑鸣”。耳鸣有虚实之分,实者多因外邪或胜腑实火上扰耳窍。抑或瘀血、痰饮蒙敝清窍:所致虚者多为脏腑虚损、清窍失养所致。
[症状表现]可急性起病,亦可缓慢起病:既可为单侧亦可为双侧:可呈持续性,也可呈间歇性:耳鸣的音调可是高音调(如蝉鸣声、汽笛声、口哨声等).亦可呈低音调(如机器声、隆隆声等);-一般在夜间或安静时加重。严重时可影响睡眠及对生活、工作、情緒产生干扰:多数耳鸣患者伴有听力下降。
[负疗处方]听官、听会、翳风、肾俞、完骨、少海、中者、太溪。
(九)咽喉炎
[概述]咽喉炎在中医里叫“喉痹”,是指以咽痛或异物感不适。咽部红肿,或喉底有颗粒突起为主要特征的咽部疾病。本病包括急慢性咽炎和急慢性喉炎。急性咽喉炎常因候剧变.起居不慎,肺卫失固,风热邪毒乘虚侵犯,直袭咽喉,内伤于肺,相搏不去,致咽喉肿痛而为喉痹。慢性咽喉炎多由急性咽喉炎失治。邪气传里,加之肺肾亏虚,津液不足,虚火上炎,犯及咽喉最为多见。
[症状表现]急性咽喉炎初起时,咽部干燥微痛,吞咽感觉不利,其后疼痛逐渐加重,有
异物阻塞感,全身症见发热,恶寒,头痛,咳嗽痰黄;慢性咽喉炎病情较缓,症状较轻,自觉咽中不适,干痒,异物感,常有“吭嗒"的动作。咽痒之时,常引起咳嗽、恶心、干呕等病状。全身有阴虚火旺症状表现,如盗汗、五心烦热等。
[灸疗处方]大杼、风门、大椎、翳风、人迎、尺泽、列缺、少商(放血)。(十)口腔炎
[概述I口腔炎是各种物理、化学、生物因素作用于口腔引起的口腔點膜炎症,包括鹅口疮和口腔费疡,中医称为口疮、口糜、鹅口,雪口。因为“脾脉络于舌”、“舌为心之苗”,故本病多由心脾二经蓄热所引起,又脾胃互为表里,胃热也是常见的病机之-一。
[症状表现]鹅口疮表现为口起白膜,轻者仅见于颊黏膜处,重者满口遍生,甚至延及咽喉,烦躁不宁,胃纳城退。口腔费疡表现为口舌生疮,甚至糜烂出血,流涎拒食,心烦急躁,夜眠不实。
[负疗处方]烦车、地仓、下关、曲池、合谷、中晚、脾俞,胃俞,足三里。

相关内容推荐

与”第三章常见病灸疗法与配穴:五官科疾病“相关图片

推荐阅读
传统中医艾灸学有哪些书籍

传统中医艾灸学有哪些书籍

艾灸历经中日韩等國家老百姓的应用,和长期的考验,假如确实沒有实际效果。艾灸新手入门,找一些艾灸的有关材料看一看,学习培训完对亲人健康保健也是有非常好的功效。...

第四章第二节:葛洪灸法理论

第四章第二节:葛洪灸法理论

葛氏隔物灸对后世灸法影响很大,隔物的品种不断扩展,治疗病种日益广泛,隔物灸具有艾灸和药物的双重作用,而且施灸时火力温和,没有灼痛,患者易于接受,现今仍为临床所常用...

与”第三章常见病灸疗法与配穴:五官科疾病“相关文章

百科 艾草 技术 培训 加盟 穴位 资讯 学习 产品 图片 专题

本站的部分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如不慎侵犯到您的权益,请联系QQ:1105587936,我们会在36小时内删除。特别声明:网站部分信息来源于自互联网和网友上传,只为方便大家查询浏览,请自行核对信息的真实情况,本站将不承担任何责任!特别提醒:本站由于资料众多,难免有部分资料出错或者表述未清楚,感谢各位专家指导,本站将继续努力!

Copyright © 2018-2023 艾灸TOP 版权所有

京ICP备1803320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