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穴位免费配穴指导,有任何关于艾灸方面的问题或配穴都可联系或留言。微信: aijiutop1 (←长按复制)

当前位置:艾灸TOP网首页>艾灸穴位 > 实用常见病艾灸疗法 > 小儿疾病(儿科) >

囟门下陷治疗方法及艾灸穴位

来源: 小儿疾病(儿科) 51 ℃ 作者:大圣

文章摘要:

小儿囟门显著下陷,或如坑状。形体赢弱,面色萎黄,神少气短,不思饮食,四肢逆冷,或兼便溏,舌淡质白,脉沉缓而无力,指纹淡滞。

囟门下陷概述  
囟门下陷,即“囟陷”《育婴家秘》中记载:“囟陷者,谓囟门陷下成坑也”。如果小儿出生后6个月内,前囟微陷,不作病态论。如果因脾胃虚弱,饮食减少,形瘦皮薄,而见囟门外露者,也非囟陷。如果由于胎禀不足或久泻慢惊之后,囟门下陷显著,甚至如坑者,则为囟陷。如枕部同时下陷则谓之“枕陷”,其症尤为严重。  
囟门下陷

囟门下陷

本症常见于西医中的小儿积水病。  
囟门下陷病因与症状  
(1)脾肾阳虚脑髓失充:小儿囟门显著下陷,或如坑状。形体赢弱,面色萎黄,神少气短,不思饮食,四肢逆冷,或兼便溏,舌淡质白,脉沉缓而无力,指纹淡滞。  
(2)气液耗损真气下陷:囟门下陷,甚则如坑,泻痢暴作,或久泻不愈,身热尿频,渴饮水浆,目眶凹陷,形体干瘦,舌红无津,脉细数沉伏,指纹紫滞。  
囟门下陷治疗方法及艾灸穴位
囟门下陷病因分析与诊断  
(1)脾肾阳虚脑髓失充囟陷:此证多见于先天胎禀而引起的肾阳虚弱,或病久损伤阳气,或过用寒凉之药,导致脾肾阳虚脑髓失充,除可出现囟门低陷外,还兼见神气惨淡,气短,食少便溏,四肢不温,甚至枕部也见下陷,舌质淡白,脉沉缓而无力,指纹淡滞等阳虚之证。  
(2)气液耗损真气下陷囟陷:多见于病久阴伤,或暴泻伤及气血津液的患儿,常伴有目眶凹陷,皮肤干燥灼热,舌红无津,指纹紫滞等症状。  
注:隔两层以上衣服灸,夏天施灸,也必须隔两层以上布灸,温度46~48度即可。  
囟门下陷艾灸疗法

囟门下陷艾灸疗法  

取命门、四神聪、关元、神阙、中脘、膻中、太渊、章门、阳陵泉、悬钟、肺俞、心俞、肝俞、脾俞、足三里、按照先灸腰背部穴位再灸胸腹部穴位、先灸头部后灸四肢、先灸上部后灸下部的顺序施灸。让患者取合适体位,使用艾条直接对准穴施灸或者选用适合的灸器进行施灸。每个穴位灸15—20分钟或皮肤出现红晕为宜。每日灸1~2次,一般慢性病需灸三个月后会有所改善或治愈,如作为保健可长期施灸。

相关内容推荐

与”囟门下陷治疗方法及艾灸穴位“相关图片

最新阅读
艾灸穴位| 人体穴位 | 实用常见病艾灸疗法 | 十二经络 | 穴位治百病 | 穴位专题 |

本站的部分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如不慎侵犯到您的权益,请联系QQ:1105587936,我们会在36小时内删除。特别声明:网站部分信息来源于自互联网和网友上传,只为方便大家查询浏览,请自行核对信息的真实情况,本站将不承担任何责任!特别提醒:本站由于资料众多,难免有部分资料出错或者表述未清楚,感谢各位专家指导,本站将继续努力!

Copyright © 2018-2023 艾灸TOP www.aijiutop.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803320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