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穴位免费配穴指导,有任何关于艾灸方面的问题或配穴都可联系或留言。微信: aijiutop1 (←长按复制)

当前位置:艾灸TOP网首页>艾灸穴位 > 十二经络 >

十二原是怎样提出来的?有何重要性?

来源: 十二经络 58 ℃ 作者:大圣

文章摘要:

《灵枢·邪客》则提到手少阴“外经病而藏不病,故独取其经于掌后锐骨之端”,指的是神门穴。此后《难经》乃把它归入到十二原穴,与《本输》所载的“十一原”合成十二原。

十二原的提出,最早见于《灵枢·九针十二原》,其文说:“  
五藏(之外)有六府,六府(之外)有十二原,十二原出于(两肘两膝)四关,四关(以下穴)主治五藏(病)。五藏有疾,当取之十二原。十二原者,五藏之所以禀(给)三百六十五节气味也。五藏有疾也,应出十二原。”  
十二原是怎样提出来的?有何重要性?  
这里表达得很有层次,以五脏为主,兼及六腑,其外部有原穴,原穴之气还散发给365个穴。本篇所举的十二原,是指五脏之原在四肢左右侧各一,再加腹部的膏(鬲)之原鸠尾、肓之原脖腴(气海),没有提阳经之原。  
五脏之原是指:肺之原,太渊;心之原,大(太)陵;肝之原,太冲;肾之原,太溪;脾之原,太白。都是以“太”为名,表示其地位的重要。  
五脏有病反应于各原穴,并可取用原穴施治;对于腑病则以取用“膏(鬲)肓”之原为主。如《灵枢·四时气》:“邪在大肠,刺肓之原、巨虚上廉、三里”;“邪在小肠……取之肓原以散之……取巨虚下廉以去之。”这种远近配穴,腑病近取腹部穴,远取下合穴是切合临床实际的。
十二原是怎样提出来的?有何重要性?  
《灵枢·本输》由阴经之原扩展到阳经之原。阴经之原,同时是“井、荥、输、经、合”中的“输”穴,而阳经则在“输穴之后另设“原”穴。那就是——  
膀胱足太阳,“过于京骨”为原;胆足少阳,“过于丘墟”为原;胃足阳明,“过于冲阳”为原;三焦手少阳,“过于阳池”为原;肠手太阳,“过于腕骨”为原;大肠手阳明,“过于合谷”为原。  
“所过为原”这话是对阳经来说的,因其脉气较长,在“输”穴之后另设一“原”穴,不像阴经那样“输”和“原”同是一穴。《难经》将这种情况说成是“以输代原”,把两者的主次关系颠倒了。因为阴经五脏之原是早就明确的,阴经由原穴兼输穴,阳经则于输穴之后另设一原穴,从而排列为:井、荥、输、原、经、合。阴经只有“五输”,阳经就成为“六输”。  
十二原
《灵枢》以手厥阴(称“手心主”)大陵作为心之原,是因为“邪之在于心者皆在于心之包络”,故定其原穴为大陵。《灵枢·邪客》则提到手少阴“外经病而藏不病,故独取其经于掌后锐骨之端”,指的是神门穴。此后《难经》乃把它归入到十二原穴,与《本输》所载的“十一原”合成十二原。但神门的主治是以神志病为主,不是以心脏为主。故《难经》只说它是“少阴之原”而不说“心”。《难经》又把“脐下肾间动气”即原气的理论与原穴结合起来,认为原气散发三焦,通行十二经,所止之处就称原穴,原穴就成为各经的代表穴。
灵枢  
古代针灸书中称十二经名而不称穴名者,多数是指其原穴而言,也有指其他穴者,如足太阴不指太白,而指三阴交:足太阳不指京骨,而指昆仑;足少阳不指丘墟,而指足临泣;手少阳不指阳池,而指中渚;手太阳不指腕骨,而指后溪等等。多数是其上下较接近的经穴。作为一经的代表穴,临床应用时根据实际情况作些移动也是合理的。 

相关内容推荐

与”十二原是怎样提出来的?有何重要性?“相关图片

与”十二原是怎样提出来的?有何重要性?“相关文章

最新阅读
艾灸穴位| 人体穴位 | 实用常见病艾灸疗法 | 十二经络 | 穴位治百病 | 穴位专题 |

本站的部分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如不慎侵犯到您的权益,请联系QQ:1105587936,我们会在36小时内删除。特别声明:网站部分信息来源于自互联网和网友上传,只为方便大家查询浏览,请自行核对信息的真实情况,本站将不承担任何责任!特别提醒:本站由于资料众多,难免有部分资料出错或者表述未清楚,感谢各位专家指导,本站将继续努力!

Copyright © 2018-2023 艾灸TOP www.aijiutop.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803320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