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摘要:
三焦对脏腑起着重要的联络作用,为生命活动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来源,主要是原气及水液。古人说“三焦者,原气之别使”“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说明手少阳三焦经对人
手少阳三焦经穴,归属手少阳三焦经的腧穴,左右两侧共46个穴位,主治胸、心、肺、咽喉病症,某些热性病症和本经所经过部位之病症。以下详解手少阳三焦经穴位图的位置、作用、主治功效等。
三焦对脏腑起着重要的联络作用,为生命活动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来源,主要是原气及水液。古人说“三焦者,原气之别使”“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说明手少阳三焦经对人体体液的运行和代谢有着重要的作用。

1、穴位图:手少阳三焦经(共23穴)关冲→液门→中渚→阳池→外关→支沟→会宗→三阳络→四渎→天井→清冷渊→消泺→臑会→肩髎→天髎→天牖→翳风→瘛脉→颅息→角孙→耳门→耳和缪→丝竹空
手少阳三焦经穴位图
2、经脉循行:起于无名指末端(关冲)上行于第四、五掌骨间,沿腕背、出于前臂外侧尺桡骨之间,经肘尖沿上臂外侧达肩部,交大椎,再向前入缺盆部,分布于胸中,络心包,过膈,从胸至腹,属于上、中、下三焦。
胸中支脉:从胸向上出于缺盆部,上走项部,沿耳后直上至额角,再下行经面颊部至目眶下。
耳部支脉:从耳后入耳中耳前,与前脉交叉于面颊部,到目外眦,与足少阳胆经相接。
手少阳三焦经经脉循行
3、主要病候:腹胀、水肿、遗尿、小便不利、耳聋、喉咽肿痛、目赤肿痛、颊肿、耳后、肩臂肘部外侧痛等。

4.常用腧穴:
液门SJ2荥穴
位置:在手背部,掌指关节的远侧,第4、5指缝间凹陷处。
血管和神经分布:有来自尺动脉的指背动脉。分布着尺神经手背支。
中渚SJ3输穴
位置:在手背部,当掌指关节的近侧,第4、5掌骨间凹陷处。
血管和神经分布:有手背静脉网及第4掌背动脉。分布着来自尺神经的手背支。
外关SJ5络穴八脉交会穴
位置:有前臂背侧,当阳池与肘尖的连线上,腕背横纹上2寸,尺骨与桡骨之间。
血管和神经分布:深层有前臂骨间背侧和掌侧动、静脉本干。分布着前臂背侧皮神经,深层有桡神经之前臂骨间背侧神经和正中神经之骨间掌侧神经。
天井SJ10合穴
位置:在臂伸侧,屈肘时,肘尖上1寸凹陷处。
血管和神经分布:有肘关节动、静脉网分布着臂背侧皮神经和桡神经的肌支。

臑会SJ13
位置:在臂外侧,当肘尖与肩缪的连线上,肩缪下3寸,三角肌的后下缘。
血管和神经分布:有中侧副动、静脉。分布着臂背侧皮神经,桡神经肌支,深层为桡神经。
肩髎SJ14
位置:在肩部,肩偶后方,当臂外展时,
于肩峰后下方呈现凹陷处。
血管和神经分布:有旋肱后动脉肌支。分布着腋神经肌支。
翳风SJ17
位置:在耳垂后方,当乳突与下颌角之间的凹陷处。
血管和神经分布:有耳后动、静脉,颈外静脉。分布着耳大神经,深层为面神经干从茎乳突穿出处。
耳门SJ21
位置:在耳屏上切迹的前方,当下颌骨髁突后缘凹陷处。
血管和神经分布:有颞浅动、静脉。分布着耳颞神经及面神经分支。
最新阅读
湿热体质、艾灸穴位:脾俞:是脾的背俞穴,故脾俞穴是调理脾胃的要穴,除了可用于健脾祛湿外,还善于调理脾胃疾患如腹胀、腹泻、呕吐、纳呆、水肿等。 ...
背俞穴是脏腑之气输注之处,是阴病行阳的重要场所。用阳气灸阳位,可治疗五脏六腑虚损。...
阅读全文>>
2021-12-06 19:39:42
弯腰或是坐着让双腿下垂,用双手同时轻轻拍打双腿,由上至下反复拍打数遍,再用双手握拳置于双大腿和腿肚处,旋转揉动数十次。 ...
阅读全文>>
2021-12-06 19:30:35
涌泉穴是肾经的第一个穴位,也就是肾经的井穴,而井穴就是源头的意思,肾经之气犹如源泉之水,涌出灌溉周身四肢各处,固本扶正、强身健体! ...
阅读全文>>
2021-12-06 19:26:50
中医治病,不单纯是因病取穴,主要是辩证取穴,你的身体会给出最真实的答案,这个需要自己来琢磨和体会。...
阅读全文>>
2021-12-06 19:23: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