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摘要:
募穴是以邻近脏腑的部位为主,只有正中和两侧之分,除了肺募中府、肝募期门、胆募日月各属其本经之外,其余各募穴都不属本经。因而各募穴只能说是各脏腑之募,而不能说是各经之募穴
募穴之“募”实际应作“幕”,原意是幕布,用来比拟腹膜、胸膜之“膜”。误作募集之“募”,由此引起滑伯仁等医家的误解。《内经》中多与“原”连称,写作“募原”或“膜原”。
《灵枢·百病始生》说的“肠胃之外,募原之间”;《素问·举痛论》的“肠胃之间,膜原之下”,所指概念是一样的。“膜原”一名是从“肓之原”演变而来,“肓之原”意指肓膜之原,指的是脐下气海部。后来将肠胃与腹膜之间称作“募(膜)原”,进而由此定出六腑以及五脏的募穴。募穴是最接近于脏腑的穴。“募(膜)原”之“原”不应拆开来解释作四肢部的十二原穴。张景岳注作“太渊为原之类”,不合原意。募穴只分布在胸腹部,是随脏腑的所在部位而定。王冰说的胸腹曰募,背脊曰俞”,也就是《难经》所说的“募皆在阴,而俞在”一前一后,都是以脏腑为主。由于募穴最接近脏,故脏腑病痛多反应在相关的募穴上。募穴的所在也表明古人关于脏部位的认识。位于任脉上的脏腑募穴是单穴,位于两旁的募穴,不论其脏腑是否双侧均定为双穴,以与经脉的对称性一致。
募穴是以邻近脏腑的部位为主,只有正中和两侧之分,除了肺募中府、肝募期门、胆募日月各属其本经之外,其余各募穴都不属本经。因而各募穴只能说是各脏腑之募,而不能说是各经之募穴。用经名来称说募穴是不适合的。
募穴接近脏腑,针刺时须防止误伤。一般对于六腑病,尤其是胃肠病较多用募穴,对于五脏病则多取背俞穴,这也是《难经》所说“阴(脏)病行阳(背),阳(腑)病行阴(腹)”的取穴大法。
三焦募石门,别名丹田,后人常用气海而不用石门。心包募古代缺乏记载,近人据“膻中者君主之官”列此为募穴。据心脏的症候,以膻中为募穴是合理的。巨阙作为心募,多反映胃部的病症俗称此处为“心口”或“心窝”。其下方就是上脘穴。募穴作为脏腑在胸腹的代表穴,在此基础上,《难经》八会穴将脾募章门称作“脏会”,胃募中脘称作“腑会”,是因脾胃为脏腑之主。交会穴中又以关元、中极为足三阴与任脉交会穴,是因足三阴同主小腹部病症的关系。由此表明任脉各穴的重要作用。
以脏腑为中心,后通于背俞,前应于募穴,构成前后相应的关系;胸腹腔之间以横膈为界隔,腹腔则以肓膜为被膜,其中“膈之原”鸠尾与膈俞前后对应,“肓之原”气海与气海俞前后对应。
最新阅读
湿热体质、艾灸穴位:脾俞:是脾的背俞穴,故脾俞穴是调理脾胃的要穴,除了可用于健脾祛湿外,还善于调理脾胃疾患如腹胀、腹泻、呕吐、纳呆、水肿等。 ...
背俞穴是脏腑之气输注之处,是阴病行阳的重要场所。用阳气灸阳位,可治疗五脏六腑虚损。...
阅读全文>>
2021-12-06 19:39:42
弯腰或是坐着让双腿下垂,用双手同时轻轻拍打双腿,由上至下反复拍打数遍,再用双手握拳置于双大腿和腿肚处,旋转揉动数十次。 ...
阅读全文>>
2021-12-06 19:30:35
涌泉穴是肾经的第一个穴位,也就是肾经的井穴,而井穴就是源头的意思,肾经之气犹如源泉之水,涌出灌溉周身四肢各处,固本扶正、强身健体! ...
阅读全文>>
2021-12-06 19:26:50
中医治病,不单纯是因病取穴,主要是辩证取穴,你的身体会给出最真实的答案,这个需要自己来琢磨和体会。...
阅读全文>>
2021-12-06 19:23: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