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摘要:
五输主病五输穴各有所主病症,《灵枢·顺气一日分四时》载:“病在藏者,取之井;病变于色者,取之荥;病时间时甚者,取之输;病变于音者,取之经;经满而血者,病在胃及以饮食不节得病者,取之
五输穴是十二经脉的特定要穴。《灵枢·九针十二原》说:“二十七气所行皆在五输也。”即指十二经脉和十五络脉的作用重点就在五输穴。
五输穴的选用方法
《灵枢·官能》也说:“明于五输,徐疾所在,屈伸出入,皆有条理。”指出五输穴的刺法运用、气血出入都是很有条理的。《内经》、《难经》中曾有多处论述。其选穴方法,可分以下几类:
(1)五输主病五输穴各有所主病症,《灵枢·顺气一日分四时》载:“病在藏者,取之井;病变于色者,取之荥;病时间时甚者,取之输;病变于音者,取之经;经满而血者,病在胃及以饮食不节得病者,取之于合。”后来《难经》在此基础上作了补充和归纳。《难经六十七难》说:“井主心下满,荥主身热,俞主体重节痛,经主喘咳寒热,合主逆气而泄。”
上述记载,其立论有相通之处,现结合临床应用作些说明:
井穴,临床上多用于昏迷、厥证。《乾坤生意》说:“凡初中风,暴卒昏沉,痰涎壅盛,不省人事,牙关紧闭,药水不下,急以三棱针刺此穴(指少商)及少冲、中冲、关冲、少泽、商阳,使血气流行,乃起死回生急救之妙穴。”从所列穴名可知,这些都是井穴。这是由于井穴是十二经脉之“根”,阴阳经脉气相交之所。如《灵枢·动输》说:“夫四末阴阳之会者,此气之大络也。”而厥证多由阴阳之气厥逆错乱所致,故常取井穴,以疏通其气血而泄热清神。
荥穴,主要用于各经的热证。阳经主外热,阴经主内热。如肝火上炎、肝阳上亢,常取肝经荥穴行间以泻肝热。
输穴,位于腕踝关节附近,阳经输穴主要治疗各经的痛症及循经远道病症。阴经之输即原穴,能反应、治疗所属脏器病症,如心包经输穴大陵,常用于治疗心悸、心烦等症。
经穴,用于喘咳并不普遍,于循经远道取穴时可配用。
合穴应用,“合治内府”主要指下合穴;手三阳的合穴多用于外经病;手足阴经的合穴适用于胸部和腹部病症。
(2)分配五行《难经》开始将五输穴分配五行,根据其间的生克关系,“虚者补其母”、“实者泻其子”,选用相应的输穴。《难经·七十九难》说:“假令心病(心属火),泻手心主俞(大陵属土),是谓迎而夺之者也;补手心主井(中冲属木),是谓随而济之者也。”临床应用称此为“子母补泻法”。
(3)分主四时五输穴分主四(五)时,季节不同,选用五输穴的侧重点也不同。根据《灵枢·终始》的论述:“春气在毛,夏气在皮肤,秋气在分肉,冬气在筋骨。刺此病者,各以其时为齐(剂)”;《难经七十四难》提出:春夏刺井、荥,秋冬刺经、合。因为井、荣穴所在部位肌肉较浅,而经、合穴所在部位肌肉较丰厚,因而顺应四时之气针刺。这对于临床上适当掌握针刺深度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但上述五输配五时(季节)的观点与《灵枢·顺气一日分为四时》所说的“藏主冬,冬刺井;色主春,春刺荥;时主夏,夏刺输;音主长夏,长夏刺经;味主秋,秋刺合”不同。后者是从井主脏病,冬为闭藏之令以应脏来考虑的。当从井穴主开闭通窍的功能上去理解,不宜拘于“冬刺井”说。
最新阅读
湿热体质、艾灸穴位:脾俞:是脾的背俞穴,故脾俞穴是调理脾胃的要穴,除了可用于健脾祛湿外,还善于调理脾胃疾患如腹胀、腹泻、呕吐、纳呆、水肿等。 ...
背俞穴是脏腑之气输注之处,是阴病行阳的重要场所。用阳气灸阳位,可治疗五脏六腑虚损。...
阅读全文>>
2021-12-06 19:39:42
弯腰或是坐着让双腿下垂,用双手同时轻轻拍打双腿,由上至下反复拍打数遍,再用双手握拳置于双大腿和腿肚处,旋转揉动数十次。 ...
阅读全文>>
2021-12-06 19:30:35
涌泉穴是肾经的第一个穴位,也就是肾经的井穴,而井穴就是源头的意思,肾经之气犹如源泉之水,涌出灌溉周身四肢各处,固本扶正、强身健体! ...
阅读全文>>
2021-12-06 19:26:50
中医治病,不单纯是因病取穴,主要是辩证取穴,你的身体会给出最真实的答案,这个需要自己来琢磨和体会。...
阅读全文>>
2021-12-06 19:23:49